第五十四章 前途未卜(2 / 3)

“篤篤、篤篤”,有人輕輕敲門。

關文趿拉著鞋子開門,一個稚氣未脫的少年僧人站在外麵,手裏握著一封信。

“是寺裏的巴桑師父讓我送來的,給關先生。”少年僧人略帶羞澀地微笑著,雙手捧著信封送上來,“巴桑師父說,他在漢佛堂等關先生,有些事當麵談清楚。他還說,明天就要開始‘十日閉關’,如果今天不能見麵,可能會拖延很久。”

少年僧人的語速很快,關文能感覺出來,他是在背誦別人教的話。

“謝謝你。”關文由衷地說。

少年僧人微笑搖頭:“不用謝。”

紮什倫布寺的年輕一代僧人們都是藏、漢、英三語一起學,雖然口音別扭,語意卻是不會錯的。

關文拆開信,信紙上不是文字,竟然是一幅筆跡潦草的圖畫。

剛從夢中醒來,他的思想還不是太清醒,乍看那幅畫,竟然沒能看懂巴桑的意思。畫麵分為左右兩部分,共有四個人物。右邊畫的是一個老年僧人領著一個孩子,左邊畫的是一男一女兩個年輕人正甜蜜相擁。四個人所處的位置,竟然是山巔的一處斷崖。

關文很容易就把斷崖、斷頭崖聯係在一起,可他想不通的是,哪裏來的老僧和孩子?

“我現在就跟你進寺裏去,好嗎?”他問。

少年僧人點頭:“好的。”

隻用了三分鍾,關文就換好衣服,給寶鈴、顧傾城留下字條,然後隨著少年僧人出門。

現在是清晨八點鍾,街上沒有遊客,隻有那些長途跋涉而來的朝聖信徒。他們毫不在意別人的眼光,隻是磕著長頭前進,一絲不苟地貫徹著自己的夢想。朝陽照耀下的尼色日山,漫山遍野都是信徒們留下的經幡,顏色各異,隨風招展。

這座藏地名山在天晴時、天陰時的樣子完全不同,眼下的風景充滿說不出的靈動之氣,而在昨天,它則是死氣沉沉,毫無生機。關文覺得,自己在紮什倫布寺住了這麼久,也去過無數次尼色日山上,但直到現在,他對這山和寺了解甚微,僅僅是流於表麵。如果想擔起除魔重任,他必須加深對藏傳佛教的理解。可是,那需要大量時間和精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做到的。

在路上,他曾跟少年僧人攀談過幾句,但對方說得很少,隻用默默微笑代替回答。

到達寺廟後門的時候,顧傾城從後麵匆匆趕上來,素顏無妝,所有頭發攏到腦後去紮成一個馬尾。這時的她,所有淩厲肅殺之氣全都褪盡,隻剩一個小家碧玉式的年輕女子模樣。

“我看了你留的紙條就趕來了,金蟬子隨時都會出現,我不能放過任何機會。但是,這會影響你嗎?”顧傾城微笑著,露出兩排幹淨整潔的牙齒。

由賞金獵人到尋常女子,她的外表變化極大,但關文都能接受。以他的眼光看,顧傾城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女子,有追求,有抱負,極果敢,有擔當,勝過大多數須眉男子。

“不會。”關文沉重的心情有所好轉,“謝謝你。”

“謝我什麼?”顧傾城挑了挑眉毛,“我是為金蟬子來的,又不是為你而來。”

兩個人眼神交錯之時,彼此都看到了對方眼底的那份友情與善意。關文曾為顧傾城擋槍,而顧傾城則在黑洞中舍身保護關文,一飲一啄,一還一報,誰欠誰的,已經說不清楚。

三人從後門邊的側門進入,穿過辯經場和紮什南捷,便到了漢佛堂。

漢佛堂即甲納拉康,是西藏其它寺院不多見的佛堂。佛堂內珍藏著曆代皇帝贈送班禪的永樂古瓷、金銀酒盞、茶碗碟盤、玉石器皿、紡織品類等諸多禮品。曆史最悠久的有唐代的九尊青銅佛像,相傳是文成公主帶進藏的。晚些的有元朝時期的一尊騎在野豬上麵的赤身女度母銅像,還有清朝皇帝賜給班禪的一枚重16.5 斤,上鐫漢、蒙、藏三種文字的金印。除此之外,殿內還有寶石佛珠,封誥敕書、漢傳佛教經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