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也不貴,每月五個銅子,這位置便是你的了,以後有人占去你也好說理不是!”
袁藝涵送了口氣,拜托大姐看著食籃,小跑到府衙交費去了。
不多時,街上的人漸漸擁擠了起來,麵攤上排上了隊,誰都想在寒冷的清晨吃一碗熱乎乎的湯麵,好趕去做工,袁藝涵矗立在那,張了張嘴叫賣起來。
雖說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對目前的袁藝涵來說,吸引到顧客光臨才是最重要的,相信憑借著包子的物美價廉,應該能夠得到不少回頭客,因此雖然沒叫賣過,袁藝涵還是拋棄掉羞澀,努力招攬顧客。
在麵攤末尾排著隊的大叔趕著吃飯,眼瞅著還得排一些時辰,本來都打算空著肚子去上工,聽到袁藝涵的叫賣,抱著試試看的心情,來到袁藝涵的攤位。
“這叫包子?我還未曾聽過,多少錢一個?”大叔看一個年輕的姑娘亭亭玉立地站在那,挎著的籃子也幹幹淨淨的。
“一枚銅子一個。”袁藝涵微笑著答了。
聽著價錢也不貴,差不多是買兩個饅頭的價錢,因此大叔點點頭,開口道:“給我拿兩個罷。”
“好的,這有白菜豬肉餡和豆沙餡的,請問你要哪種呢?”
大叔爽快地一笑:“兩種各一個,我都嚐嚐。”
袁藝涵帶起手套,把兩個包子放在紙裏包好,因為袁藝涵準備的比較匆忙,多虧了賣紅薯的李大姐細心提醒,才趕緊到商鋪裏買了這包麵食專用的紙,賣饅頭的鋪子也是用這類紙,因為價格低廉,且比較衛生,一枚銅子能買五十張。
大叔肚子早就餓了,因此不顧著包子還冒著滾燙的熱氣,趕緊咬了一口,隨即狼吞虎咽地解決掉了一個。
“不錯!”大叔隻抽空說了這一句,便幾口把那個豆沙餡的也吃了,又對袁藝涵道:“再給我包兩個,就要白菜豬肉的。”
“好嘞。”
大叔滿意地揣著包子滿足地走了,做成了第一筆生意的袁藝涵心裏也樂開了花,信心也更足了。
似乎是因為第一筆生意開了個好彩頭,袁藝涵的攤頭上陸續有人過來,大部分人是抱著試一試反正也不貴的心理,但是誰知味道卻出乎意料的好吃,因此袁藝涵準備的五十個不多會便賣完了,沒買到的村民還特意囑咐袁藝涵下次一定要多做些。
袁藝涵拎著空空如也的籃子,又到肉鋪上買了些肉,還買了些家中缺的調料,已經快晌午了才匆匆回家。
她把東西在廚房歸置好,然後回到房間好好算了筆賬,拋去成本,今天掙了約莫二十個銅子,也算是普通男人外出做工半天的工錢了,這麼一想,未來就有望了。
袁藝涵給自己簡單地做了頓午飯,下午便在家裏找出紙筆,畫出了蒸籠的模樣,用畫了張配套的架子車,下麵帶著軲轆,這樣自己也好推著走,能省力不少。
她知道村子裏有位池師傅的木匠活十分好,因此帶足了銅錢,準備去池師傅那拜訪。
循著記憶來到一間小鋪子跟前,袁藝涵跨過門檻,裏麵正有人背對著自己在用斧頭鋸木頭,她手指在門上扣了幾下,禮貌道:“是池師傅嗎?我想拜托你幫我打兩樣物件。”
池師傅聽到聲音回頭,見一張極為熟悉的麵孔,仔細一想這不就是村南頭秦家的大女兒吧,想到秦辰在世時,自己和他還有過幾次交集,打從心底也很是佩服這個學識淵博的男人,隻是沒想到……
池師傅身量不高,但慈眉善目,音調舒緩:“是秦姑娘吧!”
袁藝涵未曾想到這位池師傅還認得自己,不過細想本就是一村的人,當即淡笑地應了一聲,隨即把圖紙給池師傅遞了過去。
他用粗糙寬厚的大掌接過,從旁邊找了個木頭凳來,拂掉上麵的木屑,道:“坐吧坐吧。”
袁藝涵在一旁補充自己的想法,池師傅仔細地看了看,對她道:“還從沒人拖我打過這樣子的物什,這樣吧,我試試,你一周後來取。”
袁藝涵點頭應允,交付了押金之後,便與池師傅告別。
打完這些東西,差不多需要一個銅錠,袁藝涵數過目前的家當,零碎碎加起來也就兩個銅錠了。
這幾日,袁藝涵便早早起床領著籃子去趕集,有時遇到同村的人才能順路捎上一程,雖然挺累,但每日帶去的包子總是供不應求,這讓袁藝涵的心裏也是頗有成就感。
於是在秦旭回家之前,袁藝涵也賣了有一百個銅子兒了,為了給他加餐,收攤之後特意跑到肉鋪買了平時舍不得買的排骨,又挑了幾樣新鮮的蔬菜,滿載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