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諸侯王並起(1 / 2)

李傕、郭汜在長安聽到劉焉自立為蜀王的消息後,一下驚呆了,急忙停止互鬥,在百官調停下坐在一起商量應對之事。

少府楊彪道:“益州牧劉焉膽大妄為,居然自封為王,無視朝廷法度,實為叛賊。大將軍應立即調大軍征伐,將其泯滅於初,否則天下各州郡必將紛紛效仿。在下願為大將軍效勞,率兵前往征之!”

聽到楊彪如此一說,大將軍李傕大喜,道:“少府言之有理!既然少府願意前往。。。”

郭汜突然站起,兩眼微眯,看了一眼楊彪,道:“大將軍,且慢!少府忠心吾等皆知,不過出兵之事尚需再議。益州地形複雜,易守難攻,若兵力不足,根本無濟於事。如若派大軍前往,征伐時日一旦拖久,長安城中空虛,必會給一些有心之人可乘之機,徒生事端。”

李傕聽郭汜一提醒,想到楊彪等人心思難以置信,不由心底冷冷一笑,緩緩道:“大司馬所言甚是,解決益州之事,容吾再思,務必找到一個妥善策略,不讓劉焉老賊和各州郡趁火打劫。”

回到府中,李傕命人請來尚書令李儒,向其問計。

李儒問道:“大將軍何不親率大軍前往,相信有數月時間,益州必不可守!”

李傕搖頭道:“此時長安城形勢嚴峻,吾與大司馬皆不可外出,若將征伐益州兵權交於他人,思之再三實不可行!還請文優先生為吾另想辦法。”

李儒輕搖羽扇,緩緩道:“劉焉自立為王,想必欲以漢室王者身份號令天下諸州,以圖謀與大將軍為敵。既如今大將軍不能前往征伐,隻有行那釜底抽薪之策!”

李傕一愣,問道:“何為釜底抽薪之策?”

李儒笑道:“大將軍,請仔細想想,劉焉自立為王之目的為何?”

李傕稍一思索,道:“劉焉自立為王,想必是欲號令天下各州與朝廷對抗。”

李儒道:“正是如此!劉焉有此想法,大將軍何不借機對天下有功州牧大封王位,到時劉焉為篡逆之王,其他各州為朝廷分封之王,看劉焉如何號令天下?”

李傕聞之,低頭沉思不語。

李儒接著道:“大將軍,如今天下各州雖與大將軍為敵,如若大將軍封其為王,各州牧必對大將軍感激不盡!有人或許不存感激,但其接受朝廷封王,以後再無理由非議新帝和大將軍,否則彼等就是反複小人,徒惹天下之人恥笑!”

李傕聽聞大喜,次日上朝,以天下大定皆為各州牧之功為名,奏請新天子下詔,封幽州牧劉虞為燕王,冀州牧高順為唐王,兗州牧曹操為魏王,青州牧袁紹為齊王,荊州牧劉表為楚王,徐州牧陶謙為宋王,加封征西將軍馬騰為涼王,領涼州牧。而李傕封秦王,仍領大將軍一職,郭汜封趙王,仍領大司馬一職。

新帝劉馮聞之大怒,自高祖定下“非劉氏不得為王”以來,天下再無他姓為王,如今李傕欲封各州牧為王,豈能同意。

老臣皇甫嵩舉起手中朝板砸向李傕,大罵道:“李賊,膽敢胡言亂語,行此大逆不道之事,亂我大漢江山社稷!”

李傕大怒,上前一劍將皇甫嵩刺穿。

皇甫嵩手扶胸口罵道:“李傕,欺君罔上,汝不得好死!”

李傕喝令手下將皇甫嵩拖出朝堂,手扶長劍,冷冷道:“陛下若不同意,惹得天下各州不寧,一旦戰亂再起,如先帝一樣,引來殺身之禍,李傕也不介意再換一人來做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