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地處神州西南,在崇山峻嶺之中。雖然交通不便,但是卻土地肥沃,素來便有天府之國之稱。因高祖劉邦得之而後得天下,故而後世之人多稱為龍興之地。
由於益州地處邊遠,與外界各州正處於相互爭戰之勢不同,劉焉自從赴任益州牧之後,兩年時間益州政通人和、日漸繁榮,引得三輔、南陽、涼州羌族等地皆攜妻帶子來益州避難。
益州牧劉焉借安民之名,廣招兵馬,從外來避難者中招募數萬強壯者,組建“東州軍”和“青羌軍”。然後命嚴顏、高沛等人率領,四處掃蕩小股土匪,以此練軍。一時之間,益州鄉野匪患頓停,劉焉在益州名聲日盛,民眾稱之為萬家生佛。
呂布、張楊出兵長安之前,想到劉焉名聲所在,致信益州牧劉焉同攻長安,並表示成功後願以劉焉為首。不過,劉焉接信後一直遲遲未予回複。
這日,別駕董扶再次與劉焉在府中相商。
董扶勸道:“目前長安朝廷已不為外界所尊,李傕、郭汜之流把持朝廷,所立幼帝隻是李傕、郭汜手中一把刀,如此下去數年之內天下局勢必然大變。而在大漢朝,府君的威名早已遠播在外。主公如有重振長安朝廷之想法,可趁呂布、張楊出兵長安之機,主公發詔聯合各州郡共討西涼軍。”
劉焉搖了搖頭:“長安朝廷靡亂如麻,理不清楚了,此時入長安必受其拖累。再者,西涼軍如今雖然大勢已去,但百足之蟲,餘威猶在,呂布、張楊之輩此去必然討不了好。”
董扶眯著眼道:“若府君不出麵相助,三兩年內長安朝廷必然滅亡。既然如此,益州沃野千裏,百姓安定;府君兵多將廣,益州更是進可攻,退可守。主公亦在益州早樹大旗,方可彙集天下忠於漢室之士,在長安朝廷滅亡之時伺機出雍涼之地,重整漢室江山。”
劉焉沉聲道:“事關重大,本府再好好琢磨一下!”
董扶無奈歎了一口氣,道:“府君,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若不早做布局,一旦長安另行委任州牧,益州各郡改弦易幟,到時府君如何自處?”
董扶這最後一番話,正好是說到了劉焉的心坎上。
劉焉苦笑道:“吾亦怕如此。不過目前益州還有些人心不穩,吾等想要徹底掌握益州,還需要一段時間。”
董扶手指一劃,悄悄道:“主公,既然這些人心思不在主公,何不把這些人都殺了?”說著,比劃了一下手掌。
劉焉搖搖頭:“如此不妥。都是輔佐本府穩定益州的有功之士,如若遭吾無故殺害,世人何以看吾?還有誰會來相信和投靠吾?”
董扶笑道:“如此,吾等就找一個機會,讓那些心思不穩的人自動跳出來。彼時則無人可說?”
看看滿頭斑白長發,劉焉權衡良久,猛一咬牙道:“好!茂安可做好準備,靜待時機來臨!”
看到劉焉終於還是被自己說動,董扶略一拱手道:“遵命!”
事情商議既定,董扶準備離去,隻聽下人來報,犍為太守任岐、校尉賈龍已到綿竹城求見州牧,二人不由相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