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6天下大勢(1 / 2)

再說冀州,自公孫瓚退軍後,高順回軍冀州,按先前約定,正式拜鞠義為校尉,同時拜太史慈、趙雲、張頜為校尉,沮授為奉武將軍,重新整合冀州軍。

因冀州政事繁忙,高順以賈詡為並州別駕,以田豐為冀州別駕,令人護送田豐至冀州共參州事。

是日,高順正與田豐在府中商議,手下報有一自稱荀攸的人來見,田豐喜道:“荀攸荀公達!不可思議,真是不可思議!算無遺策,經達權變,荀公達猶勝於豐。豐為主公賀!荀公達此來,想必有投主公之意,主公宜見機挽留。如有荀公達在,主公大事可成!”

高順與田豐迎出府外,隻見一儒士,三十左右,七尺身高,穿深色長袍,身材瘦削,留一縷長須,麵容普普通通,初看似木訥忠厚,眼睛卻是異常明亮犀利,微笑著站在那裏。

田豐遠遠看到荀攸,大聲笑著道:“公達,好久不見!不知今日是何處春風吹來?”

儒士一拱手,道:“元皓兄見笑!在下穎川荀攸,字公達,見過高府君!”

高順連忙還禮,田豐介紹荀攸與高順相認,一番見禮後,高順陪荀攸回到廳內,延荀攸上坐。

田豐笑問道:“公達此來所為何事?”

荀攸起身拜道:“攸特來相謝高府君!”

高順急忙扶起荀攸,疑惑不解,道:“久聞荀侍郎大名,今日方可一見,順不甚榮幸!然荀侍郎何來感謝之言?”

荀攸笑道:“前時攸與何伯求等人謀殺董卓,不料事未成就被人發覺,吾二人被捕入獄,何伯求在獄中不堪受刑自殺,還未來得及處置攸,董卓遷都長安,一路上卻被高府君所殺。後來到了長安,鄭公業一番活動,使吾得以免罪。可以說,荀攸之命幸得高府君所救,故來相謝!”

高順初聞此事,不由笑道:“此乃荀侍郎吉人天相,順怎敢居功!不知鄭尚書如今還好?”

荀攸神色頓時黯然,道:“公業月前被任命為揚州刺史,不料在上任途中暴病身亡!”

高順大驚:“啊!鄭尚書年方四十出頭,去年順還與鄭尚書相談甚歡,音容猶在,豈料如今天人相隔!天不假鄭尚書年華,痛哉痛哉!”

荀攸搖頭道:“並非如此,公業真實死因並非病亡,而是有人不想讓公業活著到揚州上任。”

田豐大驚道:“可知是誰?”

荀攸恨恨地道:“袁紹袁本初,袁術袁公路,正是此二人所為。”

田豐歎道:“袁氏兄弟二人?看來袁家已視揚州為自家後花園,如果真是這樣,焉得讓公業前往?”

高順怒道:“好一個袁氏,盡做一些上不得台麵的齷齪事,他日吾必與彼等一決,以報暗害鄭尚書之仇。”

荀攸起身,上前拜道:“鄭尚書曾與攸言,如今天下尚有高府君忠義無雙,故攸來相投,欲為公業報仇。不知高府君可否接納?”

高順熟讀三國,深知荀攸多謀深算,心思縝密,明智而能保守機密,自從隨曹操四處征戰,常常運籌帷幄,當時很少有人知道他說了些什麼。曹操每每稱讚他說:“公達外愚內智,外怯內勇,外弱內強;不炫耀自己的長處,不誇大自己的功勞;他的內智別人可以達到,他的外愚別人卻達不到,即使是顏子、寧武也趕不上他。”

如今聽到荀攸特來相投,高順眼前金星直冒,不過其一直不苟於色,亦是躬身一禮,笑道:“公達願輔佐順,高順幸甚,冀州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