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你叫什麼名字(1 / 2)

“嗯”老夫人淡淡的應著,目光寒涼落到唐玥身上,似有一瞬的遊移,不知是不是在透過唐玥看另一個人,正在唐玥深思之時,又恍如一場夢境一般,她的目光依舊寒涼,如月下橫刀“你叫什麼名字?”

唐玥起身,再福一禮,方才開口“晚輩唐玥。”

崔宗之作壁上觀一般,笑吟吟在一旁搖著扇子,時已入秋,他仍著夏衫,與眾人不同,別有一番灑脫昂揚姿態。

“唐玥?”老夫人微微揚眉,覆了霜雪的眉梢顯露出一兩分的冷冽之色“崔令的女兒?”

唐玥不知她此話何意,為何言辭帶厲色,隻道這與她所得到的消息不同,消息上說這老夫人被陳家後人以香所害,九死一生才得以保命,卻因種種原因身體餘毒一直未清,崔宗之這般荒唐的擄她前來,未嚐沒有讓她交出七殺香配方救人的意思,隻是眼前之人卻不如傳言那般體弱多病。

“是。”她福身道。

“你母親的仇……”談及唐玥母親身死之事,崔老夫人也半點不避諱,直來直往得讓人心思發苦。

“仇人早去了黃泉。”談及王氏當年一事,唐玥也無半點仁慈之心。

“如此,也好。”崔老夫人淡淡開口,也不知她說的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她側了側頭,已有嬤嬤奉上溫好的茶水,崔老夫人小啜之後才悠悠閉目冥思幾息,方道“來得這麼早,隻怕還沒用早膳吧。”

“方嬤嬤,擺飯吧。”

“是。”旁邊一穿秋香色蟒花妝緞,約莫四十餘歲的嬤嬤笑著應下,轉身吩咐身側的丫鬟,那丫鬟年紀雖小,行動卻是靈敏,眉目也有一段靈動姿態,瞧著與方嬤嬤很是熟稔,身子一縮一溜,便去了門外,隻怕是剛傳了話,外間便有衣袂裙琚之聲,將將三四息的模樣,那小丫鬟又過來回“回老夫人,已擺好了早膳。”

崔老夫人不語,隻抬起了手,方嬤嬤自然又扶著她起身,往一側耳房走去。

崔老夫人喜靜,用飯時不喜歡太多人伺候,因著拂塵,漱盂,巾帕等物由丫鬟們捧著離了約十步左右的距離,老夫人獨坐正麵榻上,左右各有兩張桌椅,崔宗之坐了右手那張,唐玥告了坐,便坐了左手那張。

“還是太奶奶這裏的飯菜講究。”崔宗之看了眼桌上飯菜,笑眯眯道,倒是惹來崔老夫人一個白眼“我人老了,比不得你們年輕人身強體壯的,受得起那些個鮑魚參肚,濃油赤醬,倒是這些山野之物頗和我這老婆子脾胃。”

崔宗之笑著湊上前去“就是這些山野之物才見真功夫,要不是老祖宗用慣了那廚子,我倒還真想問您討了他去,正好也修道靜心。”

“你若真想靜心,先隨你三叔在藥廬住上十天半月的再說。”崔老夫人懶得理他,徑自取了竹箸用膳。

唐玥因著兩人對話,倒是把目光更多的留在了飯菜上。

一碗羹,一份冷陶,一碗餛飩,一疊素蒸鴨,另有一碟餅。

唐玥揚眉,心中緩緩念出這些菜的名字,碧澗羹,槐葉冷陶,黃精果附餅茹,雖然未嚐,隻怕那餛飩也另有妙處。

此中之物皆是《山家清供》記載,若非當日高老太醫囑咐她看過,她倒也不能一一識得,高老太醫的意思是讓她守孝時用這些,隻是書中所記載的食物於時令太過要求,她也不想勞心勞力,顧此倒隻挑了簡單的吩咐楊柳時常做了來,尋常則以燕窩,銀耳,百合,山藥,紅棗等養身,因著這守孝三年,她身量依舊苗條,隻麵色較從前白了些。

食不言寢不語,在崔老夫人這裏格外受用。

待用了膳,崔老夫人令兩人自行離去,倒是崔宗之,送完了唐玥,又轍回了德音齋。

老夫人正在院子裏散步,見他來了也不覺奇怪,揮手讓跟著的四個丫鬟後退,站在稍遠些的樹下,方嬤嬤也等崔宗之走到跟前,笑著行禮後離開,讓崔宗之扶著老夫人。

“太奶奶覺得如何?”

崔老夫人橫了他一眼“那丫頭不錯。”比她母親好。她教導她母親多年,誰知那丫頭隻記住了恭順二字,倒不如這小丫頭,骨頭硬。

就算皇帝不喜定國公又怎麼樣?她是崔家女兒又不是定國侯家的?唐母那家夥這麼折騰她自己,她也不知道為了孩子保重自身?把管家權奪回來,嫡庶不分,長幼不分,亂家根源,她真是白教導她了!

暗暗搖頭,“聽說這丫頭許給了平王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