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可見,崔令當年有多受寵。
流芳花圃種花不少,卻也不多,三四畦修竹,廊下睡牡丹,迂回見桃葉梨心,側簷尋梅香,芍藥宿牆角,牽牛籬上升,睡蓮池中顯,靈泉奇石繞,紅鯉水中悠。
處處有花,似爛漫而生,又見天工匠心。
至德音齋,多種鬆,竹,梅,又挖了眼小泉,放了泰山石,養著幾隻靈龜,另辟了個小院,養著仙鶴,白衣墨羽丹翎,神態隱逸而矜貴,自有一番氣度,連一向沉穩的風鈴都多看了幾眼。
鶴這種動物,是難以被豢養的。
唐玥也多瞧了幾眼。
德音齋莊嚴且肅穆,鵝暖石鋪的小路,周圍隨意生長野草小花,青石鋪的大路上卻處處精心修建,綠色氤氳,尤以深綠之色為最,濃墨重彩的一筆,在這樣的天氣裏添了些許壓抑。
廊下擺著羅漢鬆盆景,又有十數盆墨蘭,一溜守著十個丫頭,十個婆子,隻兩個衣衫顯貴,發髻梳得一絲不苟,抹了桂花頭油,簪了點翠綠鬆石金簪的兩位嬤嬤守著屋門,見了崔宗之先是露笑,再是行禮,如一方死水乍然活了起來,還十分諂媚。
唐玥不動聲色,心裏計較已生,看來這兩人在德音齋的地位不會高。尤其擅長欺軟怕硬,踩低捧高之事。
果然,很多事情大家族裏越發明顯且張揚。
楊柳與半夏麵上淺淺露出一層不悅,稍後即逝。
“老祖宗可起了?”崔宗之笑著道,脊背筆直,折扇搖搖一副貴公子的模樣,還帶著桀驁不馴。
兩位嬤嬤笑著點頭,也不敢置喙“老祖宗已起了,正在更衣準備用膳。”
崔宗之點頭,招呼唐玥進門。
那兩位嬤嬤這才注意到唐玥四人的存在,眸中驚異之色連連,剛欲開口,崔宗之眼神輕描淡寫的掃過,帶著淡淡的警告,兩人立刻噤若寒蟬,隻恭謹萬分的給兩人開門,請兩人進去,裏麵自有丫鬟看見了去報老祖宗。
唐玥隨著崔宗之進了內間行禮,一路低頭垂眸,眸光輕掃。
沒有金銀器物,倒是更好白瓷藍釉一類,素雅也端方,堂上掛著一幅“八仙圖”,一旁卻有佛家箴言“凡有所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偏也隻有一邊,倒叫人生奇。
另有大紫檀雕螭案,設三尺蓮花狀銅爐,擺了佛手,仙桃等物。地下兩溜十六排楠木圈椅,一色的鬆石綠的引枕靠背。
這邊是正室了。隻這老祖宗一應起居並不在正室,隻在東邊三間耳房。
崔宗之引唐玥進去,隨著的兩位年輕丫鬟跟在身後。
臨窗設炕,鋪著暗紫色深雲紋厚錦,正麵是彈墨月白繡鬆鶴的銀針,並卷草紋長褥,兩邊各有一方梅花小幾,拿綠色荷葉凍石裝了瓜果,又插了白芙蓉在霽藍釉的蒜頭瓶中,綠葉白花藍釉,也是好看。地下麵西放四張大椅子,搭藏藍色撒金椅搭,底下四副腳蹬,兩邊又有一對高幾,放了文王鼎和匙箸香盒,另一側放茗碗瓶花。
崔宗之引唐玥在椅子上坐著,丫鬟們便捧了茶碗上來,唐玥仔細打量著,老祖宗服侍的人皆是沉穩端方,衣衫也從墨綠,鬆石綠,深赭,霽藍居多。雖是丫鬟,隻衣衫用料也多綢緞,鬢上簪花也有宮花珍珠,她輕嗅空中香氣,清雅襲人,想來定是調教過的。
“老祖宗來了。”一丫鬟道,隨後便有人扶著一老人自撒花帳後走出來,鬢皆銀絲然雙眸點墨,因著保養得當,皺紋不多,麵色也極好。
唐玥記得,崔家這位老祖宗……她該喚太奶奶。
崔宗之率先起身,唐玥隨後,二人皆斂手行禮道“給老祖宗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