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水中轉生(3 / 3)

氐人國在建木西,其為人人麵而魚身,無足。

這裏麵的東西元帥很感興趣,以上記載不僅說明了魚鳧圖騰的來源,而且還包含著"死而複蘇"的原始宗教內容。幾乎所有原始民族都發明了長生不死的信仰,巴蜀古族的死而複蘇的體係卻別具特色,即不僅包含了"不死",而且有"仙化"。而這些又集中體現在魚鳧圖騰信仰上。《華陽國誌·蜀誌》記載:"次王曰魚鳧,王田於湔山,忽得仙道。蜀人思之,為立祠。"魚鳧之後的蜀王杜宇也在湔山仙化。此外,古書記載的蜀中神仙不勝枚舉,說明此地濃厚的仙化氛圍。

元帥的認知是,蜀中蠶叢這一族乃至魚鳧,應該都是異族,因為其圖騰徽記都清晰表明了這點,而且掌握養蠶繅絲之術,還有往生不死之秘,這絕對不是鄙陋寒酸的人族能做的事情,倒是上古的神族後裔的遺澤多一些。而彭不悔雖然有彭族秘藏,對上古一些典籍的真實性有所了解,但還是不自然的受人族記載所誤導,逐漸認為蜀人乃是顓頊一脈,否則如何會死而複生這樣的神術。隻有彭無害,既從元帥的考據中知道蠶叢的鱗族翔族來曆,又從自己爹爹那裏曾經得到啟示,知道上古顓頊氏是頭一個在不死之術上有過突破的大賢者。而顓頊氏的身世,其實恰恰是和翔族和鱗族都有千絲萬縷的聯係,很可能是混血後裔。所以顓頊氏在政治上天然地反對獨裁,反對一族獨大,曾經在大禹之前,倡導了鬆散的部族聯盟統治秩序。人族的記載中,自然對此大肆宣揚,認為是上古聖王,其實這種統治權威,遠遠不是黃帝之世神王神聖君臨一方的神氣,而是需要各族平起平坐,平等協商,顓頊氏隻是名義上的首領。

在神族時代,還有眾神不服,相互廝殺呢,更別說現在大家神族血脈都淡薄,論起來可能都不光彩,所以統治者的天然權威很淡薄。在這種情形下,顓頊氏突然搞出了死後即複蘇的神奇本領,這就會給自己大大加分,說明自己可能是神族血脈最濃厚的,是受先祖眷顧的,這就是大義名分,如果各族不服,就是褻瀆祖先,所以隻能捏著鼻子承認顓頊氏是盟主。但這個盟主究竟有多少權威,是否因不死之術而能力暴漲,其實並不一定。畢竟各族大賢者也比比皆是,否則也不會鬧出大家誰也不服誰的事了。

這段顓頊氏能夠不死的神奇事跡,在上古之時,神族消失後的萬年時間內,絕對是石破天驚讓各族驚異的大事件,所以才在各族中印象深刻,善於思考求索天道的人族,更是對此津津樂道,因為自己本身就很弱小,和很多有眾神遺血的種族相比,可謂是手無縛雞之力,那麼自然就跟喜歡傳頌關於力量和神奇的故事,顓頊轉生被人族原原本本記載下來了,因為人族自己往臉上貼金,一口咬定祖先是神人黃帝,那麼從黃帝一係流傳下來的顓頊氏,也是自己的鐵定祖宗,渾然不顧當時顓頊和妖族和獸族更親熱的事實。好了,曆史的線索既然捋清到這裏,可想而知,在人族始祖的神奇不死之術消失數千年後,突然在蜀地傳出來魚鳧可以轉生,那麼人族中高層知道當年秘辛的人,立刻都睜大眼睛豎立起耳朵,費盡心思來打探了。這段關於魚鳧轉生的記載,在人族典籍中也頗為雜亂,元帥讀起來有時候歎息,但彭無害現在站在巨人肩膀上,自然對此解讀的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