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一)(1 / 2)

建康城外,淮水尾閭東入水關後,北去至昔年朱雀橋下,與青溪合於一處。江水經年累月衝刷河堤,形成了一個桃葉狀湖泊,名為桃葉渡。東元帝末年,王敦作亂,時任丹陽府尹溫嶠,火燒朱雀橋,仰秦淮為天塹,與亂軍對峙桃葉渡前。最終,這叛亂是平了,可此後桃葉渡前再無橋可通。南來北往的人多了,桃葉渡方圓數裏,也聚集起不少船夫,他們終日在河上飄來蕩去,日複一日,渡人無數。

齊明帝七年,冬日清晨,秦淮河失了夏日的溫潤,江水冰冷刺骨。謝小婉走到桃葉渡前,北風襲來,寒氣順著衣衫侵入她體內,她不由緊了緊身外褂,跳到一個渡船前,對著船夫道:“渡河。”

那船夫躺在船頭,眼皮也不抬一下,懶洋洋回道:“不渡。”

謝小婉似是熟識他這副德行,伸手從懷中掏出一錠銀子,扔到他船上道:“我付了錢你就要渡我過河。”

船夫索性閉了眼睛道:“不渡就是不渡,給錢也不渡。”

謝小婉懶得理會他,她雙足一頓,騰的跳上船,走過去坐到他身邊,蜷抱雙膝,縮著肩撇嘴道:“愛渡不渡。”

此時對麵行來了一隻渡船,上麵的船夫見二人對峙,笑道:“謝姑娘,你又來啦?”

謝小婉笑道:“張大哥,我有事過河,這混蛋就是不渡,”她瞥著那船夫,繼續道:“你看看,這條死魚還在曬太陽!哎,造孽呐。”

張船夫眼珠一轉,狹促笑道:“你來我船上,我渡你。”

謝小婉一翻白眼,道:“張大哥,你這人……讓我說什麼好。”

張船夫喊道:“你每月都跑來找老宋,跑得比城內的驛差都勤,我張金貴也不是傻子,對吧?”

謝小婉笑得花枝亂顫,道:“張大哥這般聰明,怎麼不見你去討個媳婦呢?”

張船夫愁道:“誰叫我沒有宋大哥的豔福呢。”

謝小婉道:“別急呀,回頭我給你介紹一個。”

張船夫道:“那感情好,這事指望你啦。”

謝小婉笑著點點頭,接著用手趕了趕那船夫道:“你是不是換個地方?”

張船夫會心一笑,他哼著清平小調,手中將船櫓一推一搖,小船便慢慢蕩向遠方。

日頭越升越高,渡口前氤氳的水汽慢慢消散,往來行人逐漸多起來。謝小婉用腳踢了踢宋船夫道:“人多啦。”她見對方沒有反應,兀自起身,伶伶俐俐跳到船尾,解下纜繩,任由船在渡口前飄來蕩去。而剛才她丟到船上的銀子,孤零零的躺在那裏,反倒無人理會。

宋船夫歎口氣,起身望著謝小婉,輕聲道:“回去吧,江心風寒露重,別著涼。”

謝小婉掀起外褂,露出裏襯厚厚的棉襖,得意道:“沒事,我穿的多。”她正說著,水麵上迎麵吹來一陣疾風,吹得人喘不過氣,凍得謝小婉渾身直打哆嗦。

宋船夫見狀,抬手解開係帶,將身上的蓑衣脫下,扔給她道:“怎麼沒凍死你。”

謝小婉見他關心自己,心裏美滋滋,當下接過蓑衣披在身上,嘴硬道:“凍死我,你就哭去吧。”

宋船夫沒有搭茬,默默將船擺出渡口,一搖一蕩,在秦淮河上留下漣漪。船上二人再沒有開口說話,謝小婉聽著潺潺江水聲,望向遠方失神。

齊明帝三年,謝小婉隨父母歸鄉省親,路遇二十多個匪人打劫,其中有人見色起意,將她衣衫扒開,企圖奸淫。當時,幸好宋船夫路過,仗義出手相救,殺敵十餘人,救下謝小婉,從此她便芳心暗許。

良久,謝小婉回過神,莫名其妙笑道:“聽人說秦淮河一直流一直流,最終會流到東海裏。我娘說東海上有三座仙山,咱們別渡河啦,你帶我去尋仙好麼?”

宋船夫回頭望她一眼,剛想回話,卻看到她眼角有兩行清淚流下,他一驚,扔下船櫓向她走去。謝小婉見他走來,趕忙擦拭臉盤,又慌亂道:“好不好?”他坐到她身旁,輕聲道:“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