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底下問及蘇梓琴,蘇世賢才曉得這對小夫妻大約今生子嗣艱難,李隆壽也不見得能夠長命百歲。夫妻二人都有心輔佐李隆昌長成,真正擔起國之重任。
前世裏鴛鴦泣血,兩人各自飲恨,今生能夠長相廝守、縱然無後也是幸運。麵對李隆壽的歉疚,蘇梓琴隻是搖頭含笑,一點也不介意。
蘇世賢情深知這佳女賢婿已然不需要自己的輔佐,於仕途早是看淡。他昨日才與半夏深談,自己是立意要掛印辭官回青州府去。
兩人禦花園裏在朱旭劍下劫後餘生,已然有了幾分感情。半夏自是含笑與蘇世賢說道:“大人去往哪裏,半夏自是願意相隨。不管粗茶淡飯,能留在大人身畔,半夏已是甘之如飴。”
蘇世賢自是欣慰老來有人紅袖添香,下半生總歸不算孤寂。
他與蘇梓琴說道:“你今日不來,父親明日也會入宮辭行。我擇了後日啟程,要帶著半夏回青州府去。離鄉多年,如今已然歸心似箭。”
蘇世賢的心路並不難理解,漂泊京中多年,此時遊子渴望落葉歸根。從前因為與陶家人結下深怨,他一直近鄉情怯,如今閑了下來,卻無時無刻不思念著青州府的湖光山色。
他目露懷戀,衝蘇梓琴緩緩說道:“你也該去瞧一瞧,如今冬去春來,範文正公的祠堂前那四株唐楸宋槐該又添了新綠。洋溪湖畔流水潺潺、龍興寺間梵音佛樂。父親每每憶起,已是夜不能寐。”
“父親,您已經決定了麼?”蘇梓琴麵露遺憾,情知父親其決甚堅,隻得滿含深情地說道:“父親,隆壽與我一樣,是真心實意希望您留在京中。便是不再做官,您多留幾年,咱們往後也可一起逍遙山水間,難道不好麼?”
荒涼一夢,贏得半生辛酸淚。蘇世賢回首著往事,恍若大夢初醒。
他緩緩笑道:“難得你與隆壽有這份心意,父親卻想清清靜靜過幾年自己的日子,再多瞧兩眼夢繞魂牽的地方。你們好不容易苦盡甘來,也該好生為自己打算打算,父親往後如何,心間已然想得十分透徹。”
蘇世賢慈愛地望著蘇梓琴,不覺回想起她倚在自己身畔手拿著毛筆開蒙的時光,那時節,小女娃兒軟軟糯糯的一聲輕喚,便是他全部的歡顏。
縱然沒有血緣之親,這些年深融在骨子裏的東西卻始終無法湮滅。他慈祥地望著蘇梓琴,認真囑咐道:“你與陛下,便是這一輩子隻有你們兩個,也一定要好好過下去。”
蘇梓琴知道蘇世賢鐵了心意,也不再一味勸說,隻立起身來衝著蘇世賢輕輕屈膝:“既是父親做了決定,梓琴唯有順從。後日我與壽兒同來送父親起身。如今壽兒政事繁重,女兒不放心他一人獨留宮中,不能陪著父親同行。便與父親相約明年,梓琴也回鄉祭一祭列祖列宗。”
如果您覺得《灼華年》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0/104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