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五章 回首(1 / 2)

蘇世賢擇日啟程往青州府去,帝後二人果真親自送他出城。

與黃懷謙是在肅清瑞安之亂時接下的深厚友情,如今兩個曾經敵對的人意趣相投,黃懷謙隨同聖駕送蘇世賢啟程,擂著他的胸膛大聲笑道:“回去好生置下幾畝地,多種些菊花,花下再埋幾壇美酒。待我哪天心情不錯,便跑去青州府尋你,咱們再痛痛快快飲上幾杯。”

蘇世賢亦是大聲笑叫:“快哉快哉!待到重陽日,把酒話桑麻。咱們一言為定,到時候我帶你好生遊一番古城。”

這般江湖退隱,從前對蘇世賢頗為不齒的朝臣們到大多生出幾分敬佩。尤其是伴隨著李隆壽論功行賞,蘇世賢在今次內亂中所做的貢獻漸漸浮出水麵,朝中一時風向轉變,反而開始讚他有幾分風骨。

往事已矣,功也罷、過也罷,帝後都不怎麼放在心上。李隆壽在朝中大刀闊斧,破除積年舊習,不怕撼動幾十年的汙垢淤泥,隻為將來留給李隆昌一片太平盛世。

蘇梓琴在鄭太後與忠義夫人劉氏的協助下肅整後宮,將從前瑞安把持之時造成的烏煙瘴氣局麵一掃而空。先帝妃嬪不多,李隆壽與蘇梓琴又是一生一代一雙人,人少自然清,尚宮局與內務府幾處大地方整治下來,後宮便似清風拂麵。

上書房裏開了早晚課,李隆昌早習文、晚練武,除卻董大人、黃懷謙的悉心教導,朱雀、青龍等人亦是傾囊相授,小小娃兒前途不可限量。

文有明君賢臣、武有良將勇兵,朝中秩序井然、後宮一片清明。更兼著風調雨順,自然是國泰民安,大裕國勢日盛。

五月間李隆壽接了大阮派人送來的國書,仁壽皇帝選在六月初六行禪位大典,邀請李隆等人前去觀禮。李隆壽欣然應允,不僅命禮部組成龐大的觀禮團,自己還親率諸臣前往。

忠義夫人劉氏與皇後蘇梓琴同在隊伍隨行之列,再次踏上去往大阮的行程。

今次不同往時,前次出京時與瑞安大戰在即,正是一片淒風苦雨,今次大權重掌,李隆壽正是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豪情,眾人再度行至三清山,瞧瞧昔日營盤舊址倶在,再自山頂俯瞰大裕一片大好河山,真真恍如隔世。

大阮國中亦是國運昌隆,仁壽皇帝禪位於何子岑之後,新帝初初登基,先是大赦天下,又免除民間三年賦稅徭役,百姓擁戴之聲不絕於耳。

何子岑尊仁壽皇帝為太上皇,再尊德妃娘娘為皇太後,木昭儀冊封為木太妃,俞嬪娘娘冊封為俞貴太嬪,將與太上皇長居小湯山溫泉行宮頤養身子。

其時陶灼華已然誕下七斤六兩重的麟兒,大阮國中後繼有人,先帝為皇家的長子長孫親自賜名,取了一個晟字,期望長孫一生光明磊落、大阮永世繁榮昌盛。

蘇梓琴前去探望尚未出月子的陶灼華,除卻為小外甥補了份厚重的洗三禮,姐妹兩人也有幾句私房話,自然是關於蘇世賢的後半生。

這一生扭轉了前世的道路,人生一番坦途。陶灼華眼望大紅緙絲繡有金燦燦百子鬧春繈褓中酣睡的小兒,臉上多了層母性的光輝,心底也多了層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