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 親情(2 / 2)

送了陶春晚,黃氏再拉住陶灼華說了幾句心裏話,“灼華,也別怪咱們娘兒們一個兩人都傷心落淚,嫁女兒原來並不見得有多少喜慶。春晚出閣時我背著人難受了兩日,後頭覺得阿西待她極好,才慢慢看得開些。唉,若你母親在時,瞅著這樣的場麵還不曉得怎樣傷感。”

黃氏一行說著,想起陶婉如的早逝,不覺便再次紅了眼圈。又恐怕惹得陶灼華傷感,她忙忙轉移了話題,到有些羞澀地笑道:“舅母的女紅實在不怎麼樣,因此並沒有親手給你做什麼東西。這兩隻臂環是我嫁與你舅舅那會兒,我娘家母親替我預備的東西,現如今並不過時,留著給你做些念想。”

紅絲線綿綿密密,打成精致的鳳紋扣,飾以薄如蟬翼的累絲花瓣,如一串豔紅的瑪瑙,配著臂環一汪碧水般的底色,顯得那樣溫潤,更配著黃氏的苦心。

與前世家人凋零與陶家沒落相比,今生可以真正與何子岑攜手,是多麼難得的福氣。陶灼華捧著黃氏贈送的臂環感慨良多,卻也暗自下定決心要更好地孝敬舅舅與舅母,更一定替陶雨濃謀得好的歸宿,將何子嵐娶回府中。

陶灼華想著想著,眼圈便又悄然泛紅。她好生將臂環收進箱籠裏,再走至黃氏身畔,緩緩撫下身子,將頭枕在黃氏膝上。若得歲月靜好,便是這樣一生的不離不棄,想起何子岑的深情,又化做繞指柔腸,千言萬語無從說起。

一滴清淚無形,落在黃氏湖色帔子上繡的一朵粉白藤蘿花瓣內,倏忽不見。

是悲還是喜、是慶還是幸,此刻的陶灼華自己也說不清。她隻覺得一顆心充滿各種情緒,有著苦盡甘來那種釋然的委屈、亦有著想要睥睨天下的豪情。

“舅母,您怎麼可以待灼華這樣好。若是我母親還在,大約便是舅母您現在亦喜亦悲的神情吧”。極低的話語似三月夜雨潤物無聲,點點滴滴打在黃氏心頭。

夏日的裙衫單薄,黃氏隻覺得自己膝上熱熱一片,當是陶灼華的眼淚打濕了她膝上淡青的暗紋綾裙。黃氏不敢開口,隻怕一開口便叫對方聽得自己話中的哽咽。她隻是溫柔地撫著膝上女孩子鴉青的墨發,一下一下極為舒緩。

這一夜黃氏並沒有回去正房,而是遣人給陶超然送了個信兒,她陪著陶灼華住了一夜。兩人躺在寬大的花梨木拔步床上,絮絮叨叨幾乎聊了一個晚上。

黃氏不厭其煩地將後日的儀程又同陶灼華講了一遍,握著她的手道:“你不用怕,雨濃會背著你出閣,舅母就陪在你的旁邊,一直將你交到趙王殿下手中。”

如果您覺得《灼華年》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0/104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