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一輩子有什麼福澤,大約早是天定。短短的幾年內,不僅身為質子的陶灼華在宮中風生水起,連帶著整個陶家從商賈改頭換麵,氣象煥然一新。
仁壽皇帝本以為陶超然不過機緣巧合,當年救下阿裏木一命,才福澤到女兒成為一國的太子妃。如今瞧著陶雨濃的天姿聰慧,方信世上無有僥幸之事。
陶家能與阿裏木成為生死之交,自然有他的過人之處。不獨是陶超然在航海與經商方麵的造詣,便是這位年未弱冠的兒子也不可忽視。
瞧著儒雅斯文又仿佛總是含著絲靦腆的陶雨濃,仁壽皇帝不多覺望了幾眼。
帝王講究的製衡之術,阿西與陶雨濃立了這麼大的功勞,自然該大行封賞。
阿西身為波斯太子,自然不能再接受大阮的官職,仁壽皇帝便命令禮部會同內務府、尚宮局等幾處,多送阿西些成親的賀禮。又親自選了福祿壽喜的金玉如意共六柄,以做陶婉如添妝之用。
至於陶雨濃,仁壽皇帝本想破格使用,直接叫他越過科考,封一個三五品的官階,放在軍需處裏該是大有裨益。
隻可惜仁壽皇帝隱晦地守著陶超然提了提,陶超然卻是婉轉替兒子回絕。
陶超然不反對陶家有人出仕做官,他現如今也瞧得明白,縱然富貴潑天,哪裏及得上別人權傾朝野。若要鞏固住陶家的地位,還須走官宦的路子。
仁壽皇帝的提議雖好,卻有拔苗助長之勢。陶雨濃若是此時一步登天,必定難以服眾,往後也會因為缺少根基而為他人嘲笑。
陶超然的意思,既有仁壽皇帝這般美意,還不若成全兒子一步一個腳印,將現在的基礎打牢,將來才有機會出將入相。
陶家竟有如此胸襟,仁壽皇帝聽得連連點頭。他親賜端硯兩方,宮書十冊,禦筆朱批陶超然入國子監讀書,期待明年的春闈科考時少年郎能有所建樹。
舊曆六月十九是世音菩薩的聖誕,亦是仁壽皇帝特意曉諭欽天監替阿西和陶春晚這一對小夫妻擇下的啟程吉日。
風和日麗的明媚早晨,陶家全家人,加上何子岑、何子岱兄弟、何子嵐,還有劉才人、雲掌櫃等舊友送陶春晚和阿西啟程。
小夫妻兩個意趣相投,並不願受富貴榮華與循規蹈矩的約束。兩人早便商議好,一定要輕車簡從,趁著這個機會遊曆一下大江南北。
前些時瞅著仁壽皇帝豐厚的賞賜,還有陶家一百二十八擔的嫁妝,加上陶灼華等人為陶春晚送來的添妝,還有陪嫁的奴仆數十個,兩人真真愁得一張臉老長。
如果您覺得《灼華年》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0/104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