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時機(2 / 2)

二則瑞安命禮部派人前往波斯,借著與阿裏木商談開放通商口岸的機會探一探對方的口風,看有沒有便宜可賺。

除此之外,瑞安便就是焦急地等待著黑衣客的消息。照理說黑衣客這一去,不管是否查清了蘇梓琴話中那黃口小兒的來頭,都該有句下文,偏是算算時日到了大阮該有月餘,卻連隻字片語也沒有寄到,讓瑞安心裏更生忐忑。

內憂外困,瑞安大覺力不從心。好在如今吃著太醫的藥,她血崩之症稍減,頭也不似從前那般總是發昏,便就催促著將邀請仁壽皇帝前來的國書速速送出。

此時此刻,遠在大阮的陶灼華卻是已經接到了經由鴻臚寺館傳來的瑞安的信件。她打開看時,瞧著裏頭栩栩如生的幾幅繪像,眼中幾乎要噴出火來。

繪像被裝訂成冊,陶灼華忍著怒氣一張一張翻了下去。頭一張上,雲門山麓霧靄沉沉,陶婉如的墳塚正被人挖開,從前立好的墓碑斷成兩截,被推倒在一側。

第二張上,便是一名黑衣侍衛捧出個金絲楠木的骨灰匣子,正在打開蓋子。

再往後還有一張,依舊是這名侍衛倒捧著匣子,簌簌飛灰自裏頭傾出,撒向雲水山麓的溝壑之間,正是瑞安此前威嚇的要將陶婉如挫骨揚灰。

明明先搶了人家的丈夫,又是什麼樣的深仇大恨導致瑞安對一位鬱鬱而終的女子心存這樣的侮辱?陶灼華隻覺得自己血往上撞,真想與瑞安狠狠廝打一回。

她望著繪像上被風揚起的粉灰,隻覺得心間一陣一陣的寒涼。若沒有蘇世賢春節時的暗度陳倉,陶灼華不曉得此刻的自己該是幅什麼心情。

明知道瑞安派人挖開的隻是一塚空墳,瞧著那樣身臨其境的繪像,陶灼華依舊覺得陣陣發寒。胸口一陣反胃,她竟幹嘔了幾聲,臉色變得煞白一片。

陶灼華冷著臉命茯苓點起火折子將繪像毀去,與瑞安的冤仇更結一重。

八百裏加急馬蹄匆匆,大裕皇朝邀請仁壽皇帝蒞臨的國書不過略遲了幾日便就送至,仁壽皇帝瞧清了是瑞安借生辰之名邀他故地重遊,不由泛起譏誚的笑意。

早便是遲暮的美人,如今又瞧清了她的蛇蠍心腸,仁壽皇帝如今避之不迭。瑞安卻總不相信自己韶華早逝,以為全天下的男人都要拜倒在她石榴裙下。

仁壽皇帝欲待置之不理,隻因如今兩國依舊維係著麵上的友好,到也不好一口推拒。他對瑞安自是再無半分情誼,更不想與她鴛夢重溫,這一趟大裕之行自是斷然不去。

帝王心思縝密,偏就從這件荒誕無稽的怪事裏尋出些契機。他想到四個兒子裏頭三個已經起用,何子岑與何子岱如今都各有公幹,何子岩又被錢將軍點名放在了榆林關附近,宮中閑置的皇子便隻有何子岕一位,到是大好的機會。

如果您覺得《灼華年》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0/104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