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娘娘一片好意,陶灼華不忍拂卻,便乖巧地點頭謝過,又接了錦綾剛奉上來的暖胃五子粥,就著道蜜汁荸薺喝了有小半碗。
最後一絲餘暉從窗欞印入,融融晚霞盤旋在紅木西番蓮的窗牘上,德妃娘娘瞅著陶灼華睫毛低垂那般恬柔的神情,露出絲慈愛的笑容。
方才情緒大起大落,此時麵對著滿桌珍饈,德妃娘娘並沒有什麼胃口,隻略嚐了嚐陶灼華布給她的糯米藕,便擱下了筷子。
便是麵前這明目皎皎、弱不禁風的女孩子,竟能臨危不亂,為了兒子的安危調動幾路人馬,個中艱辛無人知曉,德妃娘娘心間便感動莫明。
一個女孩子能做到這些,何曾不是她情根深中?
德妃娘娘暗下決心,縱然何子岑的婚事她做不得主,卻要盡力為兒子與陶灼華爭得一爭。一對佳人成就良緣,也是她做母親的心願。
陶灼華渾然不曉得德妃娘娘的情緒在片刻間一時三變,她就著茯苓端來的茶水漱了口,又接了綺羅奉上的香巾淨了手,伴著德妃娘娘重回暖閣,就著新泡的楓露茶又說了幾句閑話,這才告辭回宮。
青蓮宮內幾盞暖黃的宮燈迎風搖曳,和著一陣陣丹桂的香氣,越來越有家的靜謐。娟娘早便用過晚膳,曉得陶灼華差不多該能轉回,便立在廊下等候。
瞧著主仆二人姍姍而至,娟娘忙上前接了茯苓手上的披風,伴著陶灼華進屋,方才對她說道:“小姐走後不久,子嵐公主便來尋您,瞧著神色有些不安,大約是想問一問趙王殿下的事情。苦等您多時不至,才走了不過一刻鍾的功夫。”
宣平候府卷入刺殺何子岑一案,宮裏早傳得沸沸揚揚。何子嵐牽掛兄長,又無旁人可問,來陶灼華這裏坐一坐情有可原。到是那個始作俑者葉蓁蓁,將這麼大的消息透露出來,如今眼看著宣平候府被推上風口浪尖,她那裏卻毫無動靜,也不曉得葫蘆裏賣得什麼藥。
陶灼華隻一心牽掛何子岑的安危,到此時也未理清葉秦蓁何以會將消息透露給自己。想不通的事情索性先放一放,她便喚了菖蒲過來,命她走一趟長平宮,將何子岑安然無虞的消息說給何子嵐,請她寬心。
多事之秋,前朝後宮都對今次何子岑在鷹嘴澗議論紛紛。直至天交二更,仁壽皇帝依然不曾歇息,而是傳了刑部魏尚書在禦書房說話。誰也未曾想到今夜的何子並未回宮,而是假托住在何子岱府上,卻私自留在了許長佑城外的莊院。
此時月朗星稀,高嬤嬤替兩人準備了幾個小菜,這祖孫兩人正對著月亮小酌。
如果您覺得《灼華年》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0/104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