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心願(1 / 2)

若沒有昔日陶灼華提供的航海線路,便發現不了煙波浩渺中的無人荒島。

若沒有那座荒島,陶超然與阿裏木便不會想到能夠鑿岩成渠,開辟出往來西洋的最新航道。

陶超然深為自家的外甥女兒自豪,向何子岑微微笑道:“陶家世代經商,自然有些自己的東西,請恕小民無法透露。趙王殿下放心,小民此去也就三兩個月的功夫,還要趕在九月間回到大阮,迎接波斯王的大駕光臨。”

提前將阿裏木的決定告訴了何子岑,也算做陶超然投桃報李。何子岑點點頭,並不對著陶超然的航線深究,卻也曉得下一趟西洋能從以前的一年兩載縮短到三兩個月,大約與陶灼華從前提到的無人荒島有些關係。

那時節陶超然被羈押在瑞安府中,若不是阿裏木與他手下的騎士千裏救援,那股子肝膽相照的意氣讓遠在大阮的何子岑與陶灼華深深欽佩,他們兩人都對阿裏木不甚在意,更忽略了這片阿裏木虎踞龍盤的荒涼島嶼。

兩人的會談十分成功,何子岑轉頭便將好消息遞到仁壽皇帝麵前。

從前的隱憂化做如今的友鄰,仁壽皇帝聖心大悅。瞧著行事愈加成熟穩重的兒子,他認真許諾道:“子岑,咱們前次說的事情成交,父皇始終欠你一個心願。”

皇子們的婚事例來由不得自己做主,打從一開始與阿裏木結盟,何子岑便開始認真盤算,如今他的想法早已深植在心。

不管前世的陶灼華有沒有真正背叛過自己,既然當初不曾舍得怨恨,如今更加不想追究,他想要與她重新書寫一段幹幹淨淨的人生。

見仁壽皇帝開了金口,何子岑豈肯坐失時機?他跪倒在仁壽麵前,雙眸間深湛無波,誠懇地說道:“父皇,兒子思來想去,隻想請您應允,來日子岑的因緣,能由子岑自己做主。”

何子岑與陶灼華私下有些來往,仁壽皇帝不是不知。隻為這兩個人身上維係著與波斯的聯係,再兼著兩人守禮而有分寸,他便揣著明白裝糊塗。

見何子岑不求封賞,卻隻要這麼一道恩典,仁壽皇帝沉吟了半響,方輕輕點了點頭,卻帶著探尋問道:“子岑,莫非你已經有了心上人?”

有還是沒有,何子岑心間已有了然的答案。前世的是是非非依然時常在眼前縈繞,卻終究要被他一筆抹過。九曲竹橋、大青石畔,還有他刻意派人植下的芙蕖,連同已然開始修建的湖心亭,好似都在替他回答著這三生石上的舊因緣。

何子岑沉吟了片刻,方大膽抬起頭望著仁壽皇帝道:“父皇明鑒,兒子的確心有所歸。隻為著大丈夫先立業後成家,還不想那麼早成親。若來日兒子求到您的麵前,您能否不問她的出身,隻看她清清白白的一個人?”

仁壽皇帝手上握著串十八子的紫檀木佛珠,已然被他摩挲得油亮溫潤。他一粒一粒拈過那些珠子,諱莫如深的目光盯住了何子岑:“朕可以不問她的出身,你卻須問一問,她的出身是否會影響你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