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次何子岑的主意很正,他審時度勢,守著仁壽皇帝侃侃而談,闡明了利害。
悄然與阿裏木結盟,助他奪回波斯政權,往昔被胡裏亥霸占的金礦便能收回。如此一來,日後瑞安想要借助胡裏亥的財力,從西洋購得紅衣大炮便是難上加難。
仁壽皇帝曉得國庫空虛的艱難,也聽懂了何子岑言下未盡之意。待阿裏木大權重握,他手裏掌著大把的金銀礦,給大阮提供些援助便是舉手之勞。
當務之急,早一天結盟便能早一天叫阿裏木曉得大阮的誠意。仁壽皇帝許何子岑適當時可以調動軍隊,要他務必把此事辦好。
何子岑言簡意賅的幾句,便叫陶灼華聽明白了他的意圖。在對波斯內政的處置上,何子岑今次滴水不漏。聯想到他方才頻頻提及白鷺洲,還有今日早便備下的扁舟,連同約在大青石畔見麵,到都與前世有些重疊,每一件事都令陶灼華覺得奇怪。
自己曉得前世的來龍去脈,才能瞧得這般明晰,何子岑以區區十四歲之齡,卻又如此運籌帷幄,令陶灼華疑竇叢生,一雙清泓若波的水眸便盈盈望了過去。
何子岑近鄉情怯,不敢與她對視,故做凝望晴空萬裏之上排雲飛過的大雁,將目光幽幽遠遠投向了遠方。
數度和風吹過,又是滿園芳菲。吃過端午粽,便迎來了陶灼華十二歲的生辰。
去年無情無趣,生辰過得極為冷清。今年黃氏一早便與陶灼華約下,要親手為她擀雞蛋麵。陶灼華便提前兩日求了德妃娘娘,想要在陶府住一晚。
仁壽皇帝那邊早開了金口,德妃娘娘對小姑娘並不約束。曉得陶灼華芳辰在即,還特意為她備了份禮物,再命錦綾拿了兩匹宮製錦緞賞與黃氏。
葉蓁蓁與何子嵐那裏都提前送來了賀儀,葉蓁蓁送了對價值不菲的紅珊瑚發簪,上頭垂落幾縷金製的漢蘇,美則美矣,卻依然是蝴蝶雙飛的樣式。
一個不喜歡蝴蝶的人,頻頻送出蝴蝶樣式的首飾,便是再精巧也掩飾不了她的本意,陶灼華對葉蓁蓁刻意維持著的友誼已然不太重視。
到是何子嵐親手縫製的夏衫更讓陶灼華喜歡,似是心有靈犀,何子嵐選了淺碧的蜀絲,上頭繪拿銀絲與鵝黃繡線散繡著幾朵寶相花,別致而又大方。
前世依然如謎,陶灼華萬般不願相信,便是這清岫如塵的女孩子與瑞安攪合在了一起。她想疏遠何子嵐,卻又總被她身上縈繞的淡淡哀愁吸引,對她一點也恨不起來。
她命茯苓上茶,貌似無意地提及高嬤嬤,想求證一下何子嵐是否與她有著聯係。何子嵐清秀的臉上瞧不出任何端倪,隻含笑說道:“子岱到是提過兩回,有些懊悔不曾留下高嬤嬤的住址,我卻不曾留意。”
說起這位舊仆,何子嵐的清淺的言語裏總是帶著絲不虞,顯然不想與她有所交集。她擱下了衣衫,聞得陶灼華已求得德妃娘娘的恩典,臉上不覺露出絲豔慕的表情,喃喃低語道:“灼華姐姐好福氣,不承想您能在皇城與家人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