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拜年(2 / 2)

何平握著那沉甸甸的荷包,也曉得仁壽皇帝對麵前這位的好感,臉上的笑意愈發堆疊如錦,他殷勤地笑道:“郡主來得正是時候,今年六公主來得早,如今父女兩個正在裏頭說話。您且暖閣裏稍坐,容奴才去通報一聲。”

說畢親手打起簾子將陶灼華主仆讓到裏間,先命小太監上了茶,將早便預備好的長壽果、蜜餞果脯的攢盒捧上,自己便笑哈哈往裏通報。

初一來拜年的人多,仁壽皇帝與諸妃守完了歲,不過三更天時打了個盹,早便穿戴一新,此時正與何子嵐說話。聽得陶灼華也來,便笑道:“今日這兩個小姑娘到占了先機,大過年的可不必久等,快宣她進來。”

何子嵐與陶灼華其實都一樣的心思,兩人在宮中一個不受寵愛、一個又身份尷尬,便不約而同選了最早的時辰,也避開稍後的宮妃如雲,省得受些閑氣。

仁壽皇帝盤膝坐在暖炕上,身著明黃的雲錦刺繡八團夔龍蟒袍,頭帶九幅垂珠冠冕,腰係寬幅盤龍紋緙絲帶子,顯得比平日更添威儀。他含笑受了陶灼華的大禮參拜,便命她在一旁的黑漆硬木透雕螭紋靠背玫瑰椅上落座,叫小太監重新斟了茶來。

何子嵐在陶灼華跪行大禮的時候,早已從仁壽皇帝下首起身,避開了幾步。此時見陶灼華往一旁的玫瑰椅那邊行走,便各自道了萬福,也挪到另一側的玫瑰椅旁,顯得極為謙和。

仁壽皇帝素來知曉這兩個女孩子有些交情,見她們行為默契,到也替何子嵐喜歡,不覺多打量了陶灼華幾眼。

這秀外慧中的女孩子來到大阮幾度經營,讓陶家人如此快便站穩了腳跟,又置下大量的資產,仁壽皇帝心知肚明。

初時瑞安搬弄李代桃僵之計,在國書上玩些文字遊戲,弄個並不是金枝玉葉出身的陶灼華過來,仁壽皇帝並不想與個婦人一般見識。

帝王統攬全局,為的是天下蒼生。瑞安先生算計,他便將計就計,不過刻意拖延,便讓瑞安自以為聰明,為大阮換得休養生息的時間。

於他而言,陶灼華不過是根雞肋。宮裏不缺一個人的吃食,不過將她養到老死。仁壽皇帝本想由著她自生自滅,隻不過拖延兩國間並不能算做緩和的關係。

及至陶灼華麵聖時,小丫頭不卑不亢,遠比同齡人沉著的氣度到令仁壽皇帝讚歎,再瞧著她一張與先皇後有些酷肖的麵龐,仁壽皇帝才漸漸起了惻隱之心。

未承想一石激起千層浪,一個移花接木的假郡主到讓大阮的後宮不大消停。

謝貴妃無端方寸大亂,不昔逾尊與一個小姑娘暗起紛爭,種種行為與平日大相徑庭,便又牽動仁壽皇帝對先皇後死因的疑慮。

如果您覺得《灼華年》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0/104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