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灼華感激地應下,回來重新理了妝,便命和子備車,帶著娟娘與茯苓出宮。
高嬤嬤久未接到忍冬的消息,又不敢向青蓮宮來尋人,便有些沉不住氣,連著幾次遠遠在青蓮宮外徘徊。如今瞧著陶灼華領了人出宮,自謂得了機會,竟然堂而皇之地前來叩門,想求見忍冬姑娘一麵,尋幾幅鞋麵的樣子。
陶灼華本是將忍冬被遣出宮的消息封鎖得嚴嚴實實,除卻德妃娘娘與她身邊的二婢,便唯有青蓮宮幾個抵實的宮人曉得。
和子聽了小明子的稟報,大刺刺迎了出來,向高嬤嬤敷衍地行了個禮,再淡淡說道:“嬤嬤不曉得青蓮宮的規矩,因著郡主身份特殊,德妃娘娘特意交待了,不許旁人私下裏見她身邊服侍的人,隻恐走漏了什麼消息。咱們也是聽命辦事,如今主子不在家更不敢亂了規矩,請嬤嬤體諒一些。”
高嬤嬤無計可施,又不肯露了馬腳,隻得堆著笑對小明子說道:“你多慮了,嬤嬤我來尋忍冬姑娘,隻為求幾幅鞋麵的樣子。她若是不方便,便請你給我往裏頭遞個話,看是否方便?”
和子便笑嘻嘻地應道:“如此,嬤嬤稍待,容奴才往裏頭傳信。”
給小明子施個眼色,小明子也是機靈人,立時便行個禮告退,將前頭這一幕稟到了菖蒲跟前。菖蒲便開了忍冬從前的匣子,從她素日剪下的鞋樣子裏頭撿了兩幅,囑咐了小明子幾句,再交給他傳出。
小明子拿了東西出來奉與高嬤嬤,一本正經說道:“忍冬與菖蒲兩位姐姐正在為郡主收拾衣裳,不得空來見嬤嬤。這是忍冬姐姐親手拿給奴才的鞋樣子,請嬤嬤您好生收著。”
高嬤嬤自以為得計,捧著鞋樣子離了青蓮宮,一陣風似的趕往禦花園那處百日紅花圃間的陋房,將鞋麵子翻來覆去仔細驗看,卻始終未發現忍冬留給她的蛛絲馬跡,心裏不覺充滿了狐疑。
再說陶灼華乘了一輛黑漆平頂的馬車,由西華門悄悄出宮,正與何子岑的馬車交錯而過。何子岑瞧著那馬車不似是宮中妃嬪乘坐,心間微微一動,疑心是陶灼華出宮,便命內侍上去問訊宮門口當值的侍衛。
聽說正是灼華郡主持著德妃娘娘相賜的令牌出宮,何子岑眉頭便是一皺。他命趙五兒撥轉馬頭,在後頭悄悄跟了上去。
陶灼華與德妃娘娘交好,何子岑並不十分反對,畢竟前世裏這對婆媳關係一直不錯。隻是今生的軌跡與前世有些不同,陶灼華的行事跟從前大相徑庭。何子岑曉得她頻頻出宮,便怕她拿德妃娘娘做擋箭牌,私底下卻與瑞安有著聯係。
如果您覺得《灼華年》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0/104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