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端午(1 / 2)

陶灼華意興闌珊地揪著青瓷花斛間新折的榴花,微微歎息了一聲。

娟娘挑簾進來,瞧著陶灼華又是鬱鬱寡歡,少不得打起精神逗她開心。

“小姐,再過幾日便是端午節,咱們今年包幾樣餡的粽子?陛下與德妃娘娘那裏要不要送幾枚?”

五月初五,她與何子岑的初遇,陶灼華又怎會忘記。她回過神來,笑著與娟娘說道:“咱們今年依舊包些黃米飴糖、黑米紅棗兩樣,雙黃蓮蓉的少來幾個,再問問菖蒲與忍冬愛吃什麼口味的,總不好厚此薄彼。”

娟娘應了聲,便叫了茯苓一起去預備餡料。兩人將煮過的粽葉泡到清水裏,娟娘忙著挽起袖子泡米,茯苓便蹦蹦跳跳去問菖蒲愛吃什麼餡的粽子。

菖蒲正坐在花陰下替陶灼華繡著一雙茉莉花的雲錦襪子,她將襪子上的線頭咬下來,偏著頭靜靜想了一起,露出個懷戀的笑容:“不曉得你們愛不愛吃苞米粽?裏頭隻加點冰糖,味道真是香。”

便是留在記憶深處的懷戀,菖蒲記得那時家裏無米,母親為著哄幾個小孩子開心,將頭年的老玉米泡軟了包成粽子,便似是過年一般開心。

此去經年,一家人早已陰陽兩隔。難得茯苓主動來問,菖蒲觸動從前的心事,忽然特別想嚐一嚐當年吃過的苞米粽子。

忍冬立在花架下繡著手帕,聽著菖蒲的話露出鄙夷的笑容,拈著銀針說道:“果然是上不得台麵,苞米是用來喂養馬匹的東西,哪裏算做糧食。要我說還是包些鹹肉糯米粽最為可口,茯苓,你可別忘了同娟姨說上一聲。”

因是陶灼華吩咐在前,茯苓雖然看不慣忍冬一幅張狂的樣子,還是悶悶應了一聲,回來說與娟娘知道。娟娘便先切了一大塊精五花肉犁成小段,再加醬油細鹽醃漬好了,盛在大海碗裏。

還未到吃苞米的季節,菖蒲這個口味到有些奇特。娟娘曾聽她說起從前的往事,曉得小丫頭這是思念親人。更不忍拂卻她的念想,娟娘想了一想,便將去歲的老苞米拿水泡上,預備下午用石磨磨成漿汁來用。

午後南風熏然,院子裏花香徐徐,娟娘指揮著幾個小丫頭將泡好的米與粽葉都搬到花蔭下,幾個人便在花蔭裏有說有笑包起了粽子。

娟娘早煮好了一大鍋綠豆冰沙,並新蒸的紅糖發糕切成菱形擺在折枝藍花的大碟子裏,供小丫頭們吃吃喝喝。眾人有說有笑地包著粽子,歡聲笑語不時隔著半掩的窗扇飛入內殿,直直撞向陶灼華心間。

外頭花枝流連、笑語霏霏,她卻度日如年。那聲聲歡笑到似是一把細鹽,撒在她並未枯竭的傷口上,如鈍刀子在心頭一點一點的淩遲。

手上握的一本線書並未讀上幾頁,那些黑色的小字宛如跳動的音符,在這個寂靜的午後都化做寫不盡的相思,生生烙得陶灼華難受。

將書叭得一聲闔上,陶灼華豁然立起身來,從鏡中望見了自己嬌豔欲滴的容顏。掐算著她與何子岑初遇的那一刻,她一定要再試一試,期待上蒼能聽到她的呼喚,讓她在同樣的時間,與那個相思入骨的人,再重新來過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