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罅隙(1 / 2)

再飄過一場小雪,宮裏綠萼競相綻放,陶灼華筆下的消寒圖上又添了兩朵梅花,便迎來了一年一度的臘八節。

往年陶府裏極重視臘八,總會在青州城四個城門都設一口大鍋舍粥,陶灼華還曾隨著娟娘去瞧過。如今在宮內行動不自由,除卻隨著謝貴妃去皇家寺廟祈福,陶灼會還沒有機會外出,隻能請娟娘煮一鍋粥,給隨著自己離鄉的這些人過節。

內務府送來的用度越發短缺,雞頭米、血糯等稀罕之物早便斷了頓。

娟娘提前一天泡了紅棗、蓮子、桂圓,花生以及各色幹果,又剝了些風幹栗子湊數,臘八節一早便開始熬製。小火慢煨,不多時便有香香的粥滋味溢出,娟娘一直煮了近兩個時辰,才將一鍋熬得軟糯香甜的粥鍋端下來。

旁人大約看不見青蓮宮這點東西,陶灼華卻記掛著德妃娘娘素日的關懷,命茯苓盛了一缽送去長寧宮。德妃娘娘見陶灼華知禮,心裏頗為讚許,命人裝了些內造的點心交由茯苓帶回去。

午間時陶灼華又請娟娘散了些賞錢,將粥分給眾人,連那幾個粗使的宮人都在人在份。娟娘特意在小廚房裏加了幾個菜,準備幾個人關起門來過節。

下午時分,有嬤嬤送來了宮裏散的八寶粥,大約也是中午熬好,如今已然涼透。嬤嬤頗不耐煩地將粥碗遞到娟娘手上,隻說是宮裏頭照著規矩來的賞賜,似是瞧不得清蓮宮的冷清,放下東西扭頭便走。

宮內照例是一場宴飲,連至善公主夫妻二人都回來陪著仁壽皇帝過節。食著一碗甘甜香糯的八寶粥,仁壽皇帝卻好似忽然記起國中還有一位質子,晚宴時便特意問謝貴妃道:“既是宮中宴飲,怎麼不見前次那位灼華郡主?”

謝貴妃夜夜被噩夢所擾,根本不願意見到陶灼華那張臉,故意將她拒之千裏,不防仁壽皇帝此時提起,便嬌笑著說道:“陛下容稟,臣妾覺得臘八節本是家宴,她一個外人在這裏不大方便,早便命人給她送了臘八粥,便沒有邀她一同過節。”

德妃娘娘這些日子派人苦苦追查當年先皇後去世的來龍去脈,心間已經有些猜測,卻苦於證據不足。見謝貴妃分明故意忽視陶灼華,便從旁敲打,端淑地笑道:“貴妃娘娘這話錯矣,陛下恨不得與天下萬民同慶,哪裏在乎多一個陶灼華。你若說是家宴,豈不是故意叫蓁蓁難堪。”

葉蓁蓁聽得謝貴妃說的家宴二字,遠遠看著席上那一抹淡黃錦衣的少年,心內正自浮想聯翩,蕩起圈圈漣漪,卻被德妃娘娘一句話打回原形,不覺羞紅了臉。

何子岑雖然坐著飲酒,他的思緒早便不在此處。隻想著青蓮宮裏三麵環水,如今被朔風一吹,還不曉得冰冷到什麼地步。青蓮宮此時還未重修,四處破敗不堪,陶灼華酷愛風花雪月,對著滿池枯草敗葦,又是孤身一個,想來十分淒清。

本該恨她入骨,偏偏總是事與願違,思緒不自覺便圍繞在她的身上,依然掛念她的冷暖。何子岑無聲地歎息,眼望著手裏那杯花雕酒發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