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旅程(2 / 2)

陶灼華隻做懵懂不知,每日溫言少語,安靜地隨著大家一同趕路。

楸楸一直被她帶在身邊,對於這隻前世被蘇梓琴拋進湖裏淹死、如今隔世重逢,又隨同她千裏奔波的小狗,陶灼華百般憐惜。

寬大的馬車裏除去娟娘與茯苓,烏黑油亮的小狗也時常蜷縮在她的腳下。比在長公主府時,楸楸又長大了一些,它十分乖巧,學會了將爪子放在陶灼華的手心,還學會了從她手中取走吃食。

狗是十分通人性的動物,楸楸對娟娘與茯苓十分友善,對蘇世賢則充滿戒備。若蘇世賢離得陶灼華近些,它便會緊張地拱起身子,還會發出低低的嗚嗚聲。

蘇世賢待要拉近與陶灼華的距離,試著拿手去撫這黑狗的鬃毛,卻被它嘶嘶露出的雪白牙齒驚擾,趕緊將手拿開。

曉得這隻狗本是太子所贈,中間還夾著個蘇梓琴,蘇世賢滿心怨氣也不能與隻狗過不去,依舊做出幅慈祥的模樣,每日尋著機會與陶灼華閑話。

有了小狗做伴,漫漫旅程變得不再那麼寂寞。有時候陶灼華也會溺愛地點著楸楸的鼻子,無聲地與它對話。

前世瞧著楸楸在水中浮浮沉沉,那種無能為力的感覺太為揪心。如今能有機會善待這弱小的生命,陶灼華倍感珍藏。

蘇世賢每日與陶灼華這麼不鹹不淡地處著,與黃懷禮商量了幾回,沿途逢著些名勝古跡,也會稍稍駐足,由著陶灼華欣賞一番。

前世今生,陶灼華走過的雖然是一樣的旅程,卻因著心情的截然不同而變得大相徑庭。此行心有期待,北地風光漸濃,想著與何子岑相見有期,縱然前程依舊漫漫,她的心境也漸趨平和。

不再與蘇世賢劍拔弩張,反而偶爾會與他靜靜地聊聊天。與他永遠沒有合解的一天,卻會因為對瑞安長公主共同的憎惡而有所交集。

陶灼華有時望向蘇世賢的目光複雜而深邃,而且頗有可憐可悲之情。

晚來在楓林渡下榻,見四周依山傍水,是處景色秀麗的地方,蘇世賢特意尋了驛館的人來問,曉得楓林渡有些古跡,更因離著渡口不足三裏的一片楓林得名。

楓林依山而建,兩側有竹林小道,半山腰有愛晚亭,山頂有倚霞樓,兩側石壁多有前朝文人墨客提碑,是處清靜優雅的好去處。

如今他們這一行人來的正是時候,十月間霜雪一打,漫山楓葉如火如荼,再襯著鬆柏修竹、四季常青之木,正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

蘇世賢聽說美景尚可,便使人說與黃懷禮,在此地多留一日稍做修整。再命人給陶灼華傳話,要她晚間早早安歇,明日一同登山賞楓。

如果您覺得《灼華年》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0/104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