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囑托(2 / 2)

不到黃泉不複相見,並不是兩人之間的恩斷義絕。而是形勢當前,劉才人這一走便是咫尺天涯。許三曉得景泰帝這兩年的孤苦,到感念上蒼最後送給他這位重情重義的女子。

許三雙手合十,對著佛龕間的觀音大士塑像拜了幾拜,認真說道:“奴才打從今日起,當吃齋念佛,求菩薩保佑主子能誕下一位皇子,輔佐太子承繼大統。”

景泰帝目中垂淚,恨恨地拍打著自己僵硬的腿腳:“奈何錯生帝王家,為了金鑾殿上那個寶座,骨肉至親不惜相生相殺。瑞安野心昭昭,朕已是強弩之末,隻希望朕替壽兒埋下的後手能派上用場。”

藏在陶灼華木簪裏被帶出宮的,自然是另一份秘密。景泰帝凝望公主府的方向,深深垂眸道:“隻希望朕這一卦沒有卜錯,那個小姑娘能完成朕的囑托。”

許三不再做聲,隻默默走到佛龕前添了些燈油,又重新續了香,這才對景泰帝說道:“陛下,天無絕人之路,咱們盡人事聽天命。有了那小姑娘帶出去的東西,再有了劉才人腹中的皇子,宮裏更有鄭貴妃照應,奴才偏不信大裕的江山會落到奸人手中。”

“噤聲”,景泰帝將食指放在唇邊,示意許三不要多言,主仆兩人不再說話,隻沐著金燦燦的秋陽,平添了無邊蕭瑟。

劉才人此前早將瑞安長公主想要誅殺許三的話傳到景泰帝耳邊,如今劉才人已去,景泰帝在想法子要如何護住許三的周全。

所謂的忠臣良將都成了牆頭草,反不如許三一個閹人情比金堅。瞧著許三微微佝僂的身子,景泰帝又開始絞盡腦汁,想著如何將他送往大阮,徹底擺脫瑞安長公主的挾製。

那一日陶灼華被冊封的消息傳入疊翠園,娟娘自然欣喜萬分。陶灼華一回到自己院中,娟娘便領著菖蒲與茯苓等人向她道賀,聞得改了灼華二字,娟娘歡喜地說道:“夕顏雖然好聽,總有朝露易逝的哀愁,還是這兩個字喚起來好聽。”

主仆三人一樣的心意,此生不必再隨著蘇世賢姓蘇,到也算是揚眉吐氣。

疊翠園裏雖然沒幾個人將陶灼華當做正經主子,皇家的封誥一下來,卻少不得向她道賀。陶灼華便請娟娘給大家放了賞,再拿些銀子送與小廚房,請她們置辦桌酒菜,請疊翠園裏的奴婢們也歡喜歡喜。

娟娘已經煮了鍋赤豆甜湯,服侍著陶灼華換了衣裳,便替她盛了一盞。茯苓早在水榭裏放下紗帳,籠了爐香,再點起銀燈,主仆幾個將晚膳開在水榭中。

原為著隔牆有耳,陶灼華想著自己這幾個人湊到一起說話時,屋裏反到不如水榭安心。請知今日娟娘也有話要問,陶灼華特意命茯苓在這裏擺桌。

如果您覺得《灼華年》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0/104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