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1 / 2)

有薛懷在, 顧爾這段時間唯一要做的就是養病, 不得不說,太醫不愧是太醫,這種尋常大夫都看不出的毒在他眼裏卻不算什麼, 處理起來遊刃有餘, 顧爾的臉色也一天天的紅潤起來,因著她生病的緣故,胡太醫幾乎每三天就要來府上檢查一次,薛懷知道他醉心於醫, 銀子自然沒少給,除此之外一些珍貴藥材也送了不少。

一切似乎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顧爾感覺自己身體裏流失的力氣都漸漸的回來了, 她已經可以下床出門走上一走,最辛苦的要數玉竹,薛懷不放心別人照顧顧爾,玉竹是除了他之外唯一可以接觸到顧爾的人, 一日三餐都由她經手。

顧爾看他如臨大敵的模樣有些好笑, 上回將事情說開之後,兩人的關係更近了一步, 薛懷做什麼事情也不避著她,他將錦紋的東西全都搬了出去,屋子空出來一半,薛懷便差人抬來一張書桌,也不去書房了, 幹脆就在顧爾這邊處理事情。

顧爾生著病,旁人又不得近身,有薛懷在這兒正好可以陪她解解悶,日子過得倒也自在。

在顧爾生病的這段日子裏,薛懷卻是越發的忙碌起來,不僅僅是在調查下毒之人,朝廷裏麵也發生了不小的事端,不甚太平。

淋濕顧爾的那場暴雨在江南隻下了一天,卻在江河上遊下了整整五日,五日的大暴雨,江河決堤,洶湧的河水衝入村莊,毀壞了莊家農田,造成了大量百姓流離失所,並且數量還在不斷增加。

皇帝病重,知道此事後當晚就吐了血,他立即下令命太子安置流民,太子自小在蜜罐裏長大,怎能深切體會百姓之苦,隻知花銀子到各個縣鎮,卻不知這些銀子經過層層剝削,最終用到百姓身上的少之又少,由此帶來的後果,是百姓奮起反抗。

太子聽聞後一心隻想著用武力來鎮壓,效果適得其反,流民暴動,甚至殺了幾位朝廷命官,如此事跡震驚朝野,皇帝本就是病入膏肓,聽聞此事更是昏迷不醒,朝野之上對太子的討伐聲一陣高過一陣,在局麵更加混亂之前,三皇子站了出來,主動請纓,願意前往收拾這個爛攤子。

朝中的風向一天一個變化,太子與三皇子的擁護者在百官中各占一半,經過此事後,好幾個官員暗中倒戈,太子怒急,在這關頭,不知是誰傳出當今太子竟不是皇帝的親生兒子,流言一出,甚囂塵上,太子黨本就搖擺不定,聽聞此事更是人心惶惶,太子自己也被這個消息嚇了一跳,這才想起年前派人去江南已將畫卷燒毀,無後顧之憂,遂聽從心腹意見一麵安撫官員,一麵將流言扼殺,千萬不能讓這些話傳到皇帝的耳中。

三皇子動身前往平撫流民,恰好要經過江南,薛懷早在年前便和秦逸商議過與三皇子見麵的事,此次便是天賜的好時機。

薛懷將手中的密報燒毀後,靜靜的在屋子裏坐了會兒,聽聞此次三皇子並不是孤身一人前去,身邊還有鎮南王跟隨聽從派遣,他摸了摸下巴,在心裏估算了一番時間,再過半個月三皇子的人大概就能到江南了,屆時的局麵必將再一次改變。

他吹滅蠟燭,發現外麵不知何時已經到了三更天,顧爾也早已入睡,薛懷輕手輕腳的走到床邊,看見顧爾一張小臉睡的紅撲撲的,煞是可愛,這陣子因為生病她的下巴又尖了一點,凶手還沒找到,他現在在想是不是該把抽屜裏的那張賣身契還給她了?

顧爾不知外界發生了何事,但府中最近事情也不少,都是和二房那邊有關係。

錦紋自從做了二房的姨娘後,頗得薛祿歡心,加上有了身孕,薛祿對她更是百依百順,蘇氏和高姨娘卻是因此不甚快活,尤其是蘇氏,那錦紋仗著懷孕見到她竟然連禮都不行一個,訓斥她兩句,人立馬梨花帶雨的到薛祿麵前去哭訴,薛祿因而對蘇氏更加冷淡了。

蘇氏氣的小病了一場,上回身邊幾個伺候了她許久的嬤嬤也沒了,新進來的都是些沒用的東西,唯唯諾諾,根本不能為她分憂,這麼下去也不是辦法,蘇氏想來想去覺得還是隻有老夫人能降的住薛祿,遂整理了一番往老夫人跟前去了。

薛老夫人本也不同意薛祿的這些做法,寵妾滅妻不是一個男人該做的事,她將薛祿叫到跟前訓斥了一番,薛祿不敢違抗老夫人,一一受了,隻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回了二房也還是那副模樣,而他對蘇氏是更沒耐心了,兩句話說不到頭就甩門走人,蘇氏哪裏還有絲毫地位可言,整日以淚洗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