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組的最終結果還沒確認,但有兩個組對安璿流露出了滿意。反饋給趙小慧時,對方卻告訴他先不要著急,還有另外一個組要跑。
安璿收到郵件時,一時有些發愣。《逐鹿》這個IP有多大,他是知道的。剛上大學那會兒,差不多是火遍全網。連從來不看網文的他,也被夏孟陽安利進了這個坑。當時廢寢忘食好幾天把書看完,夏孟陽還拉著他做夢,說如果有一天改編成劇了,想演其中的汾陽王世子李缺——因為這個角色傻人有傻福,妻妾成群,平安活到了結局。轉而又問安璿想演什麼。
安璿想了想,說我想演的估計演不了。
夏孟陽很奇怪,說你想演誰?嗨,想演男主就說嘛,我又不會笑話你。
安璿說都不是,我想演離姬。
離姬是個很小的人物。在書裏所有的女性角色中,分量既輕,身份又低。她隻是一個小小的舞女,作為背景,偶爾出現在王侯將相們的宴樂上。因為舞跳得好,被作為禮物送給了送給了一位謀臣。謀臣看出離姬不想留在王都,於是欺騙她,若她能助他殺掉某個武將,就給她自由。
小人物作為權謀中的棋子,沒有其他選擇。但到了約定好的那一日,摔杯為號後,埋伏的刺客並沒有出現。離姬遭到強暴,被武將納入了後宅。弱女子仿佛不會有第二種命運,這個輕如鴻毛的人物偶爾會出現在故事的角落。她漸漸不再跳舞,而是作為一件價值尚在的禮物,被權貴們反複轉手相贈。最後謀臣入獄,黨羽們設法營救他,離姬也在其中。
就在策劃好的越獄前一日,離姬去為謀臣送東西。交代了幾句約定的事後,離姬便離開了。謀臣吃了晚餐後暴斃,而再也沒有人見過離姬。
這個情節在當時引發了很大的爭議。因為在作者吝嗇的筆墨下,書中對這個女子的描述一直是柔順軟弱的。她雖然幾經輾轉,但一直錦衣玉食,每一任主人都沒有為難過她,甚至有些還待她不錯。驟然下毒殺人太過突兀,並不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有讀者覺得這是為了增加戲劇性,而且按照當時的劇情線,作者也確實沒有其他更合適的手段殺掉謀臣了。也有人覺得這裏就是單純的劇情失控,作者寫崩了。
至於離姬最後的結局,書中並沒有給出明確的交代。有人認為她實現了最初的願望,離開了王都;也有人認為她最後被謀臣的黨羽們找到殺掉了。兩者似乎都有道理,作者也沒有出來解釋過,這個人物的結局就此成為了書中一個小小的疑案。
但故事龐大,疑案很多。更重要的劇情和更重要的角色很快把這一點點的謎題掩蓋過去了。甚至百分之九十九的讀者讀到最後,都會把這個人物徹底忘記。夏孟陽是那百分之九十九,而安璿是那百分之一。
男性不可能去演女性角色,的影視版權當時也沒有賣出,所以這不過是兩個年輕人白日作夢,隨口妄言。
沒想到,時隔多年,《逐鹿》這個名字,會真的以這種方式,出現在安璿眼前。
郵件裏提到的試鏡角色當然並不是離姬,更不是分量頗重的世子李缺,而是其中一個男主角身邊的侍從明犀。
趙小慧在手機那頭的聲音意外地嚴肅:“明犀這個角色,在整部戲裏雖然台詞不多,但是因為總是伴隨著男主出現,又和劇情轉折聯係緊密,所以很有分量。當然,這麼一個大劇,又是這麼個角色。我能想到,別人自然也能想到。我能力有限,隻能爭取到這麼一個機會,餘下的要看你自己了。”她語聲轉柔:“去試試吧。能選上自然是好,選不上的話,我也給你留保底了。”
安璿說好。
趙小慧笑道:“鏡瑤的入職手續辦完了,如今她也是星輝的一員了,剛好這邊缺一個執行經濟。之後你工作上細節的安排,我就不插嘴了。我相信她的能力,也相信你。”
趙小慧說得很輕鬆,想必是沒有預見到這個角色競爭的激烈程度。
大型古裝權謀劇《逐鹿》見組的酒店在西山一個特別偏遠的度假村。安璿看到這個地理位置時,就多少猜到了競爭人數的可觀。但當真見到酒店廣場前的陣勢,他還是感到驚詫。
大廳裏人頭攢動,不乏一些眼熟的年輕麵孔。蘇鏡瑤環視了一圈兒,憂慮道:“這麼多人……劇組是想集中把演員定下來麼……”
安璿冷靜道:“或許吧。”
從前在鼎華,他的工作都是由經紀人聯係好了,再單獨去試鏡。所謂的角色大多可以算作龍套一類的,試鏡也不過就是走個過場。這樣的陣勢,他也是許多年來頭一次見到。
蘇鏡瑤東張西望,明顯有些焦慮:“我幫你簡單化一下妝吧,看著能精神一點兒。”
安璿搖頭:“當年鄒老師帶我的時候說過,試鏡就是想看看演員最真實的樣子是否和導演的需要契合。沒什麼比合適更重要。說穿了,是個看緣分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