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9章 劉繇的猜疑壞了大事兒(2 / 2)

“這樣吧,你們兩個立刻起兵,把吳景、孫賁的部隊驅逐出去,讓他們回到丹陽郡吃他們的粟米飯去!畢竟他們親自接我來到曲阿,驅逐出去就是了,莫要傷了人。然後,樊能駐紮在長江上的橫江津,張英駐紮在當利口,準備抵擋袁術的進攻。”劉繇一拍案幾,下了決心。“諾!”樊能和張英右拳當胸,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個軍禮,然後一轉身兒,大步流星去了。

“他奶奶個熊!我們恭恭敬敬地把劉繇請到曲阿來,沒想到他翅膀硬了,就在背後下起了黑手!是可忍孰不可忍!這一口醃臢之氣,決定不能忍!一定要給劉繇一個厲害嚐嚐!”走進中軍大帳,孫賁把頭上的兜鍪摘下來,狠狠地往地上一摔,咬牙切齒地大聲說道。

這一戰,樊能、張英猝然出手,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一連退到了曆陽,這才堪堪穩住了陣腳。檢點麾下士卒,雖然戰損不大,可是甲仗軍資卻已經喪失大半,餘者不過十之一二了。這一仗被劉繇背後偷襲,輸得是在不光彩,孫賁火冒三丈破口大罵,也就情有可原了。

吳景畢竟年長了幾歲,他並沒有發怒,而是坐在那裏沉思。這一點,他繼承了乃姐的家風,凡事不衝動不盲動,而是謀定而後動。士卒沒有大的損失就好,損失的那些甲仗軍資,再調運補充好了。沉思了半晌之後,吳景終於有了主意。“唯今之計,我們隻好重投袁術了。”

在袁術的麾下,別看孫策年輕,可是作戰勇猛,頗有乃父之風。兼之他善恤士卒每戰必先,所部戰力極強,攻必取戰必克,深得袁術的信任。袁術麾下的大將橋蕤、張勳等也都傾心敬重孫策。就連袁術也常歎息說:“如果我袁術有孫郎這樣的兒子,死也可瞑目無憾了。”

孫策部下有一騎兵,犯罪後為逃避責罰,逃進了袁術的軍營,藏到馬棚裏麵。孫策派人追捕,直衝袁術營中,將罪犯搜出,就地斬首。事情結束後,孫策又前往袁術處賠禮請罪。袁術說:“兵士叛變,理當懲處,有什麼可請罪的呢?”從此以後,軍中更加敬畏孫策。

不過袁術為人反複無常,往往言而無信,他曾許諾讓孫策任九江太守,過後卻改用自己的親信,丹陽人陳紀擔任此職,孫策對此很失望。後來,袁術準備攻打徐州,向廬江太守陸康索求三萬斛軍糧,陸康不給,袁術大怒。孫策以前在舒縣時曾去拜訪過陸康,陸康看不起孫策,隻讓自己的主簿接待,自己不出來相見。孫策年輕氣盛,自然忍不下這一口氣。

袁術就派孫策去攻打陸康,並且允諾說:“之前我錯用陳紀,經常後悔自己用錯人了。如果這次你能抓獲陸康,廬江郡就真正屬於你所有了。”孫策奉命出擊,可是陸康防守非常嚴密,又從洛陽購買了大批甲仗軍資,孫策一連攻打了三個月,竟然還沒有攻陷廬江城。

接到了吳景和孫賁的上疏,袁術不由得勃然大怒了。他一向自詡智計無雙,原以為劉繇不過是個清流名士,並沒有什麼軍政長才,翻不起什麼驚天巨浪,沒想到卻看走了眼!如今的劉繇,已然成了氣候兒!想到這裏,他不由得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了,一拍案幾,就站了起來。“好你個劉正禮,竟然敢在太歲頭上動土?不把你挫骨揚灰,我袁術誓不為人!”

可是,發怒歸發怒,軍國大事,還是要靜下心來好生措置一番的。袁術嘬了半日牙花子,終於有了措置。“來人!派出鴻翎急使,趕赴廬江去見孫伯符。就說我任命他為懷義校尉,歸還他父親的舊部――等等,這個先不要說,暗示一下,讓他拿傳國玉璽來換好了――讓他出兵去打劉繇。隻要打垮了劉繇,我就任命他為吳郡太守。至於廬江嘛,派張勳去好了。”

袁術說完了,他又沉思了片刻,覺得還差了一點兒什麼。孫策、吳景、孫賁三人是一家兒,得找個人監督他們,不能由著他們的性子來。“這樣吧,任命惠衢為揚州刺史,以吳景為督軍中郎將,和孫賁一起進攻劉繇。孫策脫出身來,也是三四個月之後了,現在缺乏糧草,張勳趕到,也是三四個月之後的事兒了。讓吳景先打一打劉繇好了,沒準兒就不用孫策了。”

終於措置完了,袁術揮手讓左右退下去,自己閉上雙眼假寐。現在,他終於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