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8章 揚州成為新的火藥桶(2 / 2)

吳郡四姓之中,顧氏長袖善舞,坐山觀虎鬥,沒到勝負已分之時,是決計不會站出來表態的。陸氏強項,已經擺明了車馬和袁術對著幹了。張氏恬淡自守,還未到顯達之時。如此一來,朱治的表態就顯得耐人尋味了。孫策思之再三,忠義下定了決心,回到丹陽招兵買馬。既然袁術不肯交還父親的舊部,自己隻好自力更生了。有了朱治和舅父的支持,應該沒問題。

丹陽郡,《漢書·地理誌》稱“故鄣郡”,治宛陵,郡以境內丹陽縣,曾為丹陽侯國而名。早在吳、楚相爭之時,丹陽就是江南重鎮。始皇帝三十六年東巡,過丹陽至錢塘,在江南名邑丹陽設縣。楚漢相爭之時,鄣郡是九江王英布的封地。英布被誅殺之後,陸續封給了幾個劉姓親王,最終落到了吳王劉濞手裏。七國之亂之後,鄣郡複歸漢朝,改名為丹陽郡。

和丹陽郡齊名的是丹陽縣,但是,這個丹陽縣在吳郡。丹陽,建置始於戰國時期,初為雲陽邑。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實行郡縣製,改雲陽邑置雲陽縣。不久又更名為曲阿縣。新莽始建國元年,改曲阿縣為鳳美縣。光武中興之後,複名曲阿縣。曲阿是孫家的大本營。

孫策選定的立腳點,就是曲阿縣。從孫策的祖父孫鍾開始,孫家從富春移居曲阿,經過三代人的經營,曲阿已經成為孫家的立足根本。下定了決心之後,孫策派呂範前往曲阿,接回母親和弟弟妹妹。自己帶著族人孫河,繼續在袁術的麾下征戰,奉命去攻打廬江郡了。

呂範,字子衡,汝南郡細陽縣人。呂範年輕時隻是汝南郡的縣吏,但是儀表過人。城裏有劉姓人家,家境富裕而且女兒非常美麗,呂範前往求親,劉氏的母親嫌棄呂範,不願意答應婚事,但是劉氏卻說:“您認為呂子衡會是個長久貧困的人嗎?”於是把女兒嫁給呂範。

後來,呂範避難至壽春,結識了當時在袁術手下效力的孫策,孫策認為呂範與眾不同,以禮相待。於是呂範將自己的百餘名門客交由孫策指令,自此跟從孫策。當時孫策的母親吳夫人身處江都,接到命令之後,呂範立刻就帶領隨從,即刻啟程前往江都。徐州牧陶謙認定呂範是袁術一方的內應,下令各縣通緝呂範。呂範知情後,親自招募能手,引領門人偷偷將吳夫人接走,送回曲阿,棲於舅氏吳景之處。然後,迅即回到孫策之處,成功完成使命。

孫河,字伯海,孫堅族子,少時便為孫堅心腹從討四方。孫堅死後,他便一直追隨孫策。

當時孫策還未建立功業,手下就隻有呂範和族人孫河經常跟隨左右,二人常為孫策四處奔走,不避危難。曆盡千難萬險,渡江北上迎回吳夫人,就是其中一例。正因如此親密的關係,孫策亦視呂範為至親,每每請其赴宴,便與吳夫人一起飲食,並不須執君臣之禮。

建安元年,二月初的時候兒,新任揚州牧劉繇抵達了揚州,他選擇的立足之處正是曲阿。揚州牧的治所本來設在壽春,可是,壽春已經被袁術占據了,劉繇隻好渡江南下,前往曲阿。當時的丹陽太守吳景和丹陽都尉孫賁前往曲阿拜見劉繇,表示願意作為他的部將,聽從調遣。

曲阿是吳郡孫氏的大本營,孫家和吳家又是江東大族,再加上吳郡朱家的支持,劉繇也就從諫如流,高高興興地收下了他們。“有了你們的支持,再加上大司馬的支援,我劉繇一定能在揚州打出一片新天地來!”劉繇豪邁地說道。其實,劉繇還是有私心的,當今天下的大勢,他早就看明白了,漢室傾頹,天下分崩,諸侯蜂起。他劉繇是漢室宗親,齊悼惠王劉肥之後,太尉劉寵之侄,家世顯赫,為什麼不能割據揚州自立呢?眼下就是最好的機會。

如今,陸康割據廬江以抗袁術,吳景固守丹陽,會稽太守王朗閉境自守,新任揚州牧劉繇立足丹陽,招兵買馬,虎視眈眈。揚州六郡之中,除了蠻荒之地的豫章,揚州牧袁術的地盤兒,就剩下區區九江一郡了。好在,除了廬江之外,其他各郡還是袁術名義上的下屬。

表麵上花團錦簇的揚州,暗地裏早已是大火熊熊了,大家都在等待著新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