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孝獻皇帝的盛大葬禮舉行之前,一封十萬火急的求救書信來到了大漢的京師洛陽城。這一封十萬火急的書信,來自揚州的廬江郡,是現任廬江太守陸康親筆和血所書。和這封求救書信一起來到洛陽的,還有兩封求救書信,一封是聘老陸紆所書,一封是陸遜所書。陸紆的書信是寫給大司馬呂布的,陸遜的書信自然是寫給呂玲綺的,內容大同小異,就是求救。
陸康,字季寧,吳郡吳縣人。在江東有“顧陸朱張”四大世家,一向執江東之牛耳,陸康就出自於四大家族之一的陸家。陸康年輕時就有義烈之名。最早先受揚州刺史臧旻推舉為茂才,然後出任高成縣令。由於高成縣地處偏遠,當地治安很亂,每戶人家都備有弓弩,而每次縣令一到,首先就征發民力修建城牆。陸康到任後,將這些人遣散,百姓大悅,又以樹立恩信為方法,連盜賊都逐漸被收服了。州郡上表彰他的功績,於光和元年升任武陵太守,後來又轉任桂陽、樂安兩地,所到之處都得到稱讚。由此可見,陸康是一位能臣,也是循吏。
陸康的性情忠直,做事兒直來直去,隻要是他覺得不對的,就一定會仗義執言。在朝堂之上,這樣的性情是絕對會惹來禍患的。果不其然,不久以後,禍事就從天而降了。先帝靈帝為了要鑄造銅人,大幅加征稅收,以至於小民百姓貧苦。陸康立刻上表勸諫,被宦官誤讒為誹謗聖明的大不敬,幸而禦史劉岱仔細研究了表文後,上奏解釋,才隻以罷官返鄉論處。
不過之後,朝廷又重新征召了陸康,擔任議郎。議郎是一個閑職,秩六百石,職掌顧問應對,並無常事。議郎有紅黑之分,當紅的議郎,時常入宮麵聖,交通朝中巨子,混得風生水起。可是,黴運當頭的黑議郎,不過是備位而已,除了有六百石的俸祿以外,無人理睬。
好在陸康的兄長陸紆是本朝的富商大賈,常有接濟,陸康的小日子過得還不錯。就這樣載沉載浮,渾渾噩噩,渡過了幾年清閑日子,陸康的機會終於來了。廬江郡出現盜賊黃穰等人,連結江夏等地的盜賊馬匪,多達十餘萬,攻陷了四個縣,一時之間,江東一日數驚。
於是,在兄長陸紆的運作之下,陸康被朝廷任命為廬江太守,星夜疾馳,趕赴廬江。陸康就任後,迅速安定了廬江局勢,募集郡兵,加以訓練,賞罰分明,言出法隨,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擊破了黃穰所部,其它盜匪殘餘也紛紛歸降。陸康的表現驚才豔豔,使得靈帝非常高興,他表彰了陸康的功績,封陸康之孫陸尚為郎中。獻帝繼位後,天下大亂,陸康胸懷胸懷忠烈之心,冒險派遣孝廉進貢朝廷,被加封忠義將軍,秩達中二千石,已經是九卿級別。
李傕、郭汜南陽叛亂之後,連敗於張濟、大司馬呂布,不得已趕赴揚州,四處搶掠。廬江境內和豫州接壤的寥縣、陽泉、安豐、安鳳四縣突遭橫禍,無論官私府庫,世家大族和尋常百姓,家中都被洗劫一空。和搶劫相伴而生的,是奸淫燒殺,婦女自五十以下到十二以上,悉遭強暴,官紳百姓被殺者數千人。四縣遭難的災民十餘萬人,在向郡治廬江絡繹而來,若是再不施以援手,必將有數萬人凍餓而死。聞訊之後,陸康立刻便大驚失色了,他一麵派人賑濟安撫百姓,一邊向揚州牧袁術上疏,稟報事情的經過,同時,還派出郡中的賊曹從事,趕赴四縣密查此事。可是,袁術的救兵和糧食遲遲不到,陸康隻得大開府庫,救濟災民。
等到諸事粗定,災民心安之後,廬江的府庫也就隨之見底兒了。這時,揚州牧袁術的使者也翩翩而至了。“陸使君的措置極好!定是能臣無疑,本使剛到,一切都已然井井有條了。隻是不知賊寇究竟來自哪裏?”使者滿臉微笑地讚揚道。“尊使容稟,廬江的賊曹已經查明,是李傕、郭汜所部叛軍所為,人證物證俱在。如今廬江府庫空虛,還請尊使上稟揚州牧,速速撥下錢糧,救濟一二。否則,明年的收成兒就沒法兒指望了。”陸康叉手躬身,恭謹答道。
“好說!好說!”使者滿臉笑容地說道。可是,就再也沒有下文了。次日,別駕匆匆趕來,麵見陸康。“使君,揚州牧的使者開出了價碼兒,要黃金五百斤,他才肯上疏揚州牧,撥下錢糧。使君,這還是我足足磨了兩個時辰才磨下來的!您老就應允了吧。小不忍則亂大謀呀!”一聽這話兒,陸康頓時就怒氣勃然了。“廬江府庫空空蕩蕩,連一隻耗子都沒有,哪裏有錢去填他的窟窿?告訴他,就說我的話,要錢沒有,要命一條!”別駕隻得訕訕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