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3章 聰明人對聰明人(2 / 2)

“本朝第一個異姓王,這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做起來要步步小心,稍有不慎,便會滿盤皆輸呀!依我之見,大司馬的這一番盤馬彎弓,為的就是一步步來,每一步都要踩在實處兒。寧肯多費上些嘴皮子,多耽擱一兩年,也莫要像董仲穎一般,落得灰飛煙滅。”

賈詡放下了筷子,仔仔細細地為高順解說了一番,這才提起筷子,繼續喝酒。“文和兄,現在蔡侯爺聯合潁川荀家、潁川陳家、弘農楊家一起上疏,天下四大家族已有其三了。再加上鄭康成的的支持,就算是取得世家大族支持了吧?昨日朝會之上,擁漢派的大臣們也得到了滿意的答案,這稱王之議,也該板上釘釘兒了吧?”高順放下筷子,坐直了身子說道。

“差不多,這便是大造輿論。依我之見,這輿論已經造得產不多了,也該有重臣領銜兒上疏嘍。你看看,蔡侯爺的嗅覺何其靈敏?早就絕塵千裏,跑在前頭嘍。本朝還在世的三個萬戶侯,除了大司馬和蔡侯爺,還有一個康侯爺。我估摸著,他的奏疏要和西域大捷的捷報一齊發出來。如此一來,更是喜中有喜,彩上加彩,一準兒能報蔡伯喈的風頭兒蓋過去!”

賈詡頗有深意地看了一眼高順,徐徐說道。“噫!原來如此!幸好兒我領銜兒,和並州諸將一起上了一個折子。否則,就落在人後了。”高順拍拍腦袋,心有餘悸地說道。一看高順竟然還像木頭腦袋一般,全然沒有明了自己話中的深意,賈詡心中暗歎,隻要再次迂回了。

“我說衛將軍那,你知道不?太原王家的新任家主王淩竟然還沒有上疏,而王家的頂梁柱兒王翰和王晉,卻已經聯名上疏,請封大司馬為溫王,並加九錫了!”賈詡慨然長歎道。

《禮記》記載:九錫,錫通“賜”,是九種特賜用物。

一曰車馬。指金車大輅(lù車轅上用來挽車的橫木),和兵車戎輅;玄牡二駟,即黑馬八匹。其德可行者賜以車馬。

二曰衣服。指袞冕之服,加上配套的赤舄(xì,鞋)一雙。能安民者賜之。

三曰樂縣。指定音、校音器具。使民和樂者賜之。亦作“樂懸”。

四曰朱戶。指紅漆大門。民眾多者賜之。

五曰納陛。有兩種說法。一是登殿時特鑿的陛級,使登升者不露身,猶貴賓專用通道。二是階高較矮的木階梯,使登階別太陡,這兩種說法都不甚具體。能進善者賜以納陛。

六曰虎賁(bēn)。守門之軍虎賁衛士若幹人,或謂三百人;也指虎賁衛士所執武器,戟、铩之類。能退惡者賜虎賁。

七曰弓矢。彤弓矢百,玄弓矢千。指特製的紅、黑色的專用弓箭。能征不義者賜之。

八曰斧鉞。能誅有罪者賜之。

九曰秬(jù)鬯(chàng)。指供祭禮用的香酒,以稀見的黑黍和鬱金草釀成。孝道備者賜之。

近幾年來,高順發憤圖強,頗讀了些書。這九錫,他還是清楚的。一聽此言,他立刻露出了震驚之色。“噫!這加九錫一事兒,可是頭一回有人提出來的!王翰、王晉兩人的心思,縝密之極,可真用對了地方兒嘍!這個功勞,可是絲毫不遜於蔡侯爺的首倡之功了!”

“是呀,看看蔡侯爺、康侯爺,還有王翰、王晉,衛將軍,您是不是也該做點兒什麼了?”賈詡麵帶微笑,好整以暇地望著高順。刹那之間,高順猶如醍醐灌頂一般,立刻就汗透重衣了。他本來就是聰明人,在文和兄的百般提醒之下,他終於醍醐灌頂了。噫!我差點兒鑄成大錯呀!大司馬就要稱王了,可是他麾下的頭號大將,竟然還沒有專折上奏,請求封王!

“文和兄,明日,不!我回家之後,立刻就單獨上疏朝廷,請求封大司馬為溫王,並加九錫,劍履上殿,入朝不趨!”高順一拍案幾,朗聲說道。“這就對了嘛!衛將軍是聰明人兒!來來來!飲酒!”賈詡撫掌大笑了。“飲酒!幸賴文和兄,高順才沒有鑄成大錯兒!”

高順舉起酒盞,一飲而盡了。噫!和文和兄的一番談話,還得在奏疏之中顯露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