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中秋家宴(三)(2 / 2)

此時倒是有人坐不住了,孤光公主首先站了起來,行了禮笑道:“賢娘娘和宸娘娘再推讓下去,可都要把兒臣急壞了,兒臣覺著裕王的畫畫得確實不錯,但也沒有那麼神,隻是不知道,兒臣的弟妹,能否給這畫上添了題詞,讓這畫再漲些身價。”

皇上看了看孤光公主道:“你倒是個心直口快的,讓你這一說,賢貴妃和宸妃兩人說的倒是都不對了,隻有你對?”

孤光公主也是看得出皇上並沒有生氣,矮了矮身道:“兒臣這不是急著看弟妹一展才華的麼。”

上座的三人相視,皆是大笑了起來,太子妃也是起身禮了禮,附和道:“兒臣也是好奇,素聞謝家娘子才情無雙,今日可有機會能大開眼界了。”

皇帝笑道:“既然是這樣,老三家的,這麼多人等著呢,可有句子了?”

謝景遲盯著畫看了看,猶疑了片刻之後,還是緩緩地開口道:“枯藤老樹昏鴉——”

皇帝點頭道:“確實都有了。”

謝景遲踱了兩步道:“小橋流水人家——”

賢貴妃又看了看那幅畫,頷首道:“確實是這樣的景致。”

謝景遲來回踱著步子,一次性地念完了後麵的句子:“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念完之後,謝景遲又是行禮跪下道:“本是家宴歡娛,兒臣卻作出這樣的詩句,望父皇恕罪。”

皇帝在上撫了撫胡須,又念了念剛剛謝景遲吟過的句子:“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斷腸人在天涯……”

孤光公主身側的同安公主聽完嗤笑道:“原以為是怎樣的好句子,原來將看到的,盡數說一遍,就是好句子了,同安不敢說別的,這樣的句子,同安一日裏也能說出不少來呢,謝家妹妹這也太糊弄人了吧?”

皇帝看了同安公主一眼,搖了搖頭,指著同安公主道:“你小時就是不愛上學,這些兄弟姊妹中,功課最差的哪怕不是你,你也強不了多少,如今還要多說幾句話,丟人現眼。”

太子起身揖道:“不知父皇對三弟妹這首詩詞,有何見解?”

同安公主那邊的臉色變了變,皇帝卻是不予理會,看向了太子道:“你既起身了,想必便是有所看法,不如說出來聽聽吧。”

太子又是一禮,走到殿中央,指著畫道:“方才三弟妹的詩句中,前三句尤為精妙,十八個字,就將一副畫卷完完整整地描繪了出來,且多一字嫌多,少一字又嫌不足,合上畫卷,單看這十八個字,便有一幅圖卷躍然眼前了,可謂是詩中有畫。”

皇帝臉上帶了笑意,揮了揮手道:“你繼續說。”

太子得了皇帝首肯,便繼續說道:“原本畫中圖景,隻需前十八字便可盡數道清,隻是美中不足的是,畫有了,情卻缺缺。後句的‘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便是彌補了這些不足,一襲愁思,躍然紙上,令人油然悲愴。”

謝景遲聽到太子的話,不禁感歎,果然是精英教育教出的人才,這樣短的時間內就完成了一篇沒有見過的詩詞的詩詞賞析,如果去做高考語文卷子,說不定能拿個高分。

隻是這首《天淨沙·秋思》好是好,但太過悲涼了,盡是些愁思,都說春愁秋思,可謝景遲看來,這首詞又愁又思,發愁的是自己,之前想都沒想,覺得這首很適合那樣的一幅畫,說完前兩句,謝景遲就驚覺不妥了,但又不得不硬著頭皮背完。

如今,又被直白的說出來,一襲愁思躍然紙上,謝景遲不禁擔憂了起來。

裕王卻是頗為讚賞地看著跪在前方的謝景遲,待太子話音落下,裕王上前亦是跪下道:“父皇恕罪,父皇下旨令兒臣作畫,兒臣未曾多想,隻是想起了之前去放榜時,看到的一個場景,這個場景令兒臣印象深刻,今日就稍加修飾畫了出來,未曾顧及到今日中元節家宴,本是喜事,這畫,卻是悲了些……”

謝景遲忙跟著說了句:“若是父皇不喜,兒臣再作一首便是……”

皇帝笑著道:“朕怎會因此而怪罪你們呢?畫是好畫作,詞也是好詞,太子解得亦是不差,都說百聞不如一見,今日老三家的在如此短的時間內,作得如此好詞,才情出眾,確實該賞。”

宸妃卻是道:“皇上,賞賜先不及,不如先讓她將詩句題在畫上,完成了畫作。”

謝景遲聞言大驚,自己的毛筆字偷偷練了好久,但寫出來還是像狗刨的一樣,一塌糊塗,現在宸妃讓自己把詩詞題在畫上,這眾目睽睽的,真要寫出來,豈不是要丟死人了。

正在謝景遲糾結之時,另一道聲音響起,謝景遲聽得出,是姬無涯。

“兒臣聽聞謝家千金作畫從不題詞,今日倒是好奇,不知三嫂可否講一講個中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