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館的一個座位下,留下了偉大的革命家馬克思長期來此學習的兩個腳印,由於他有著勤奮學習、善於鑽研的習慣,才能有巨著《資本論》的問世;藝術家達?芬奇有著堅強的毅力,養成刻苦磨練的習慣,幾百次畫蛋,才有了後來《蒙娜麗莎》的誕生。偉人和巨匠如此,那麼平凡的人呢?答案是肯定的。李寧原是一位普通的體操運動員。但他有個好習慣:每天堅持訓練10多個小時,每次訓練一定要突破一個動作難度,不然就不離開訓練館。他終於成功了,在洛杉磯奧運會上,一人獨得3枚金牌。 列寧在獄中起草文件,一天連吃6個墨水瓶。這是因為他有讀書的習慣,有思考的習慣,有記錄自己思想、表達自己思想的習慣,所以才能寫出億萬民眾想說的話,讓半個地球的人改變了生活的命運。
有一個小號的演奏家,開始學習吹小號時,很多好心人都勸他改行。因為他的上嘴唇中部比別人厚出一塊,影響氣流。可是他堅決不放棄,堅持苦練。每天幾乎用除去吃飯和睡覺以外的所有時間練習和鑽研。北方寒冷的冬天,他輪換使用兩個號嘴,把一個號嘴插入雪裏冷凍,然後取出吹奏。號嘴熱了,換另一個涼的。終於培養出了獨特用氣習慣。三年後,他遇到原來勸他改行的老師。老師被他感動了。老師說:’對不起,我低估了你。雖然你很多方麵已經超過了我,但我還要收你這個學生。我要用你的精神輔導你,你一定成功。’後來他成了優秀的演奏家。19世紀西班牙最偉大的小提琴家薩拉薩蒂(Sarasate)曾被媒體稱為天才,對此,薩拉薩蒂感慨良多。實際上, 37年來他每天苦練14個小時,並不是什麼天才或天賦就能造就一個時代最傑出的小提琴家,而是每日堅持不懈的練習成就了他的卓爾不群和耀眼的輝煌。
對於思維習慣的訓練,愛迪生說:’就像鍛煉肌肉一樣,我們同樣可以鍛煉和開發我們的大腦……恰當地鍛煉、恰當地使用大腦,將使我們的思維能力得到加強和提高。而思維能力的鍛煉,又將進一步拓展大腦的容量,並使我們獲得新的能力。’
一個人能否作大事並不重要,但能否做小事卻事關重大。繩鋸木斷,水滴石穿,一件一件的小事,鑄就了一個人的習慣,而人的性格其實就是一堆習慣,是若幹習慣的組合體。”
穀天芳說說:“失敗的人和成功的人的不同之處,在於他們不同的習慣。良好的習慣,是一切成功的鑰匙。壞的習慣,是通向失敗之門。因此,要遵守的第一個法則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全身心地去實行。
給予行動者動力的,同時也是阻礙空想家進步的,那都是同樣一件事物:習慣!
習慣是你的終身伴侶,習慣是你最好的幫手,習慣也可能成為你最大的負擔。習慣會推著你前進,也可以拖累你直至失敗。習慣完全聽命於你,而你做的事情中,也會有一半要交給習慣,因為,習慣總是能快速而正確地完成任務。習慣很容易管理——隻要你嚴加管教。請準確地告訴習慣你希望如何去做,幾次實習之後,習慣便會自動完成任務。習慣是所有偉人們的奴仆,習慣也是所有失敗者的幫凶。偉人之所以偉大,得益於習慣的鼎力相助,失敗者之所以失敗,習慣的罪責同樣不可推卸。習慣不是機器,除了像機器那樣精確工作外,習慣還具備人的智慧。你可以利用習慣獲取財富,也可能由於習慣而遭到毀滅——對於習慣而言,二者毫無區別。 抓住習慣吧,訓練習慣吧,對習慣嚴格管教吧,習慣將把整個世界呈現在你的腳下。千萬別放縱習慣,那樣,習慣會將你毀滅。”
盧曉潔說:“我還是喜歡藺伯伯概括的: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人生命運是習慣的結果,習慣是耕耘的結果。
有什麼樣的習慣,就會產生什麼樣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