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八章 尾聲(1 / 2)

已經離休在家的陳大龍,對著一張伊拉克地圖沉思著,又拄著一支手杖在屋裏來回踱步。當年的蘇聯專家曾說完,植入他左腿裏鋼筋隔四五年就必須更換,現在已經過去幾十年了,一直沒有換過,雖然沒有什麼大礙,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腿腳越來越不靈活了,手杖成了他寸不離手的東西。他本來一直是身板筆直,不胖不瘦,手邊再晃動著一根手杖,使他別有一番軍人的英武。在軍隊醫院工作的女兒陳和平還特意給他買了付墨鏡逼著他帶上,在背地裏稱他是“小麥克阿瑟”。他不喜歡這個稱呼,所以幹脆死活不帶墨鏡了,可這手杖不能不用。女兒這回說他再披上一個大氅,就是“小蔣介石”了,他不再說什麼,隻是一笑了之。

伊拉克的戰事發展的如此之快,他們這些老軍人仍然按照傳統的戰爭思維方式來討論這場戰事,預測戰爭的走向和結局,可是結果卻大大出乎了他們的意料,還沒有等到他們看到這場戰爭按照他們預測的走向發展時,戰爭竟利落地結束了。這讓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當中。他習慣地把一支香煙放在鼻子前嗅著,眉頭緊鎖。

蘇瑞走了進來:“老陳,又在琢磨什麼呢?伊拉克是吧,哈哈!你這個作戰部長,哪有仗打你就琢磨哪兒!”

“老蘇,這場戰爭你就沒琢磨出一點名堂?”

“沒琢磨出名堂來我上你這來幹嗎?”

“你雖然不是屬狗的,但嗅覺還是很靈敏的!”

“你不也一樣!這場戰爭的結局竟然完全在我們的預料之外,其全新的作戰模式,不能不讓我們轉換一種思維方式來重新思考現代戰爭了。”

“我也一直在想這個問題,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戰爭的態勢也在悄然的發生變革,傳統的軍事思想將受到衝擊之!”他給蘇瑞倒了一杯茶,自己仍拿著香煙嗅著。

“這可以說是純粹一邊倒的戰爭,對手幾無還手之際。從戰場態勢上看,戰前大張旗鼓的準備,高調的宣傳,說明其充分的自信!隱形轟炸機、巡航導彈、遠射程大炮,突然精確的點對點的轟炸打擊,說明情報準確、信息靈敏、指揮協同無誤!地麵作戰快速推進,如入無人之境,基本是零傷亡,說明空中打擊效果凸顯,空地協同近乎完善!”蘇瑞呷了一口茶。

“有道理!從空中打擊目標上看,重點是針對指揮、通訊、防空等設施,而且確保一擊致勝,其目的不僅僅在於使對手失去聯絡,喪失指揮,更重要地是在短時間內造成強大的精神震懾,摧毀對方的戰鬥意誌,使對手形成恐怖畏懼的心理,不戰而降。此戰與前兩年的科索沃戰爭有異曲同工之處啊!今天美國軍隊的戰略指導思想、戰爭思維方式與當年我們抗美援朝時期不可同日而語啊!”

“其戰略思想是空中決勝,速戰速決,前提是高度的信息化,電子化、隱形化!我來找你,是想告訴你,中央軍委很重視這幾場局部戰爭,空軍專門成立了班子進行研究,也要求部分老幹部出謀劃策,你我都在其列啊。”

“這將關係到我軍總體戰略思想的根本轉變!”他若有所思。

“是的,不要小覷了這幾場局部戰爭,這已經是一種全新的戰爭模式。在這個新軍事變革時期,我軍如果不隨之進行改革,在未來的戰爭中將失去主動權,隻有被動挨打的份兒!”

“你我又有事幹了!咱們就好好的紙上談兵吧!”

“紙上談兵?有意思,紙上談兵!”

陳大龍正在書房裏寫毛筆字,“鷹擊長空”四個大字蒼勁有力。他仔細從一個精致的盒子裏取出印章,蓋上了印。這是當年孫惜墨精心挑選的雞血石並親手給他刻的一套兩方的印章,他一直寶貝似的收藏著。

一輛黑色的奧迪臥車在門外停下,一個人拎著大包小件的從車上下來。

彭敏開門,打量著這個西裝革履的人:“你是?”

那人非常客氣地:“阿姨你好!請問陳師長在家嗎?”

彭敏叫道:“老陳,有人找!”

陳大龍拄著那根手杖從樓下來到客廳,來人見到他後,連忙舉手敬禮:“師長好!”

陳大龍一時沒認出他是誰:“你是?”

“我是小謝!師警通連的小謝!”

“噢,小謝!穿上這一身認不出來了!來,坐坐!”

小謝坐下後,說道:“師長身體還好吧?”

“能吃能睡能玩!你現在怎麼樣了,在幹什麼?”

“我現在在福建老家開了一家建築公司,主要承攬一些大型的工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