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感受
胤禟和胤祥都沒有看錯容宇。
容宇也沒有讓康熙失望。
容宇用兩年的時間帶出一支軍紀嚴明,蹺勇善戰的精兵。他自己功夫在身,騎射出眾,又為人俠義,嫉惡如仇,在軍中每每以身作則,從不倚仗官威為所欲為,兩年下來,不但深得軍心,即便是杭州百姓,也都知道軍中有一個本領高強,為人和善的董鄂總兵。
這三年,胤禟安心的住在明園,再不去理朝堂上的事,除了與額娘時有書寫信來往,便是教兒子們讀書,騎射,或是和清兒廝守。
初來杭州時,經常能收到胤禩、胤俄和胤禎的來信,胤禟都是看完即交給清兒保存,從不回信,清兒勸他給八哥、十弟、十四弟寫信,他也總是一笑置之,三年下來,竟然一封信也沒寫過。後來,也許是不想打擾他們安定的生活,三人也不再給胤禟來信。
比較起來,胤禟奪嫡的勝算比胤禩要大,無論是出身還是身後支持的人,胤禟都比胤禩有優勢。原先站在胤禟身後的那些人,對他當年突然放棄奪嫡轉而支持胤禩存著疑問,後來見他鐵了心的扶助胤禩,眾人倒也不好說什麼,畢竟大家還在一條船上,再後來,胤禩在皇阿瑪心中失了份量,奪嫡無望,眾人又把心思轉回來放在胤禟身上。
初來杭州的一年,常有人借口拜見胤禟,明裏暗裏的勸他‘盡早為自己打算’,胤禟先時雖不置一詞,但到底麵上還掛著似有似無的微笑聽著,數次以後,再有人來拜見,他通通避而不見。
堂堂的九貝勒不會總困在明園不出來,於是有心人布下明樁暗樁等在明園外,哪知道,九貝勒爺竟然生生的三年沒有出過明園。市麵上倒是常聽人說,胡家的繡紡和首飾行又在趕做著九貝勒親自為九福晉設計的首飾和新衣。
男人羨慕九貝勒有那樣一個聰慧溫柔的妻,女人則羨慕胡家少主有一個如此疼寵他的夫君,百姓們企盼著能一睹這一對璧人的風采,可是等了三年也沒等到,明園自不是任誰都能進來,九貝勒也不是任誰都能見到。這種企盼便隨著日複一日的不可見越發的濃厚起來。
‘九貝勒離開京城,皇上斷不會相信九貝勒無意奪嫡,九貝勒難免要做出一些姿態出來避嫌。’
‘九貝勒如果真的沒有奪嫡的心思,又怎麼會對九福晉那麼好?試問,大清朝有哪個男子如九貝勒對九福晉一般?還不是為了要借助胡家的財勢!’
總有人如是想,也總會有人在冷眼的觀察著明園的動靜。
胤禟三年未出明園,九貝勒身後的那些人漸漸明白九貝勒是真的不再存有奪嫡的心思,明白九貝勒把九福晉看得比嫡位還重。有人不免歎息“九貝勒如此的英雄氣短兒女情長,不智啊不智!”歎息之餘,眾人便如一盤散沙般沒入朝庭。
阿哥們的黨派之爭,在太子再次被廢,九阿哥和十三阿哥同時歸隱後,漸漸的無聲的平息。
自陳子昂和薛雲相繼離開大清回英吉利以後,胡家護衛由胤祥掌領,江湖上不論白道黑道,聽聞十三阿哥離開宮庭,投身江湖,佩服他視富貴如浮雲的灑脫,自願歸於他的麾下。
胤祥一人遙領整個江湖,少年時代的夢想終於得已實現!
****
康熙從軟轎上下來,被明晃晃的日頭照得身上灼熱,才進養心殿隻覺得眼前炫著光暈,頓住腳閉上雙眼,董姑姑見了急忙攙著康熙站穩。
原來的女官範姑姑已放出宮,現在的女官是董姑姑,董姑姑率一眾宮女伺候康熙淨手、漱口、燙麵,換下朝服換上便服,又伺候康熙飲了一碗晾好的溫茶,把茶點在禦案上放好後,方帶領一眾宮女退下。
康熙在禦案上坐好,從腰上係著的臥龍袋裏取出一顆如鴿卵大的臘丸,用銀質小刀撬開,取出裏麵的絲帕在禦桌上展開鋪平。左手按壓,右手食指在上麵一行行尋摸,最後停住不動,那裏寫道:
“六月初七,江南鬼影幫和龍虎幫發生楔鬥,十三阿哥單人獨騎前往平息,兩幫言和。”
“六月二十一,二品總兵董鄂容宇與杭州郊外練兵後,又與軍士切蹉,以一敵十,勝後大笑。”
“六月二十四,九貝勒三年來初次攜妻董鄂氏與郡主,另兩名身份不詳之雙生子泛舟西湖,日落方歸。之後數日再未出園。”
“六月三十,十三阿哥與嫡福晉馬爾漢氏喜得一子。”
康熙抬頭,眼前仿佛出現一些畫麵,然後,無聲的笑了。良久,他才又低頭,把帕子從頭到尾仔細閱覽。
****
雍親王胤禛下朝後,沒有象往日一樣陪伴皇阿瑪,而是匆匆返回王府。
管家高福等在王府外,看到胤禛下轎,忙巴巴的跑上來報告:王爺,人已經在書房候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