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9章 芳華眼初愈 楊家齊聚首(3 / 3)

秦桓聽了芳華的話語,心中也明白過來,華兒是不願意讓自己呆在這深宮之中,女兒都這麼說了,他自然也不會反對:“草民謝皇上的美意,皇妃娘娘所言的也是道理,宮中的確不太適合草民,這每位都是達官顯貴,秦桓得罪不起。還請皇上恩準草民回鄉。”

“既然皇妃都這麼說了,神醫也不願意留在皇宮,朕豈能勉強。那就賞銀千兩,等到皇妃的眼睛徹底能視物之後再離開。”

“謝皇上恩典。”

宇文晟沒能將秦桓留下,芳華已經拒絕了自己,再多說也沒有什麼意義,還不如就隨了兩人的意思而去。在現場寒暄了幾句,宇文晟起身告辭,今日就是來看芳華的眼睛,既然已經恢複了幾成,那之後就沒有再留下的意思。皇上這一走,前來觀望的太醫們也告辭離去,一時間榮華宮恢複了往日的寧靜。

楊府內。

太後離世之後,楊昌雲的身體沒有了往日的健朗,楊文山擔憂不已,隻能盼望著自己的二叔早點回來。等了足足快半個月,楊昌明才從南方風塵仆仆的趕了回來。回到家之後,看到自己哥哥心中說不出的驚訝,聽到太後離世的消息也是十分的生氣。在楊昌明回來之後,楊文山向宮中的妹妹傳遞了書信。楊文秀收到書信之後,便以楊昌雲生病為由頭回家省親,當然宇文晟並沒有拒絕,等到楊文秀從宮中回來之時,已經是楊昌明歸來的第二天。

楊家的所有人都齊聚楊昌雲的臥房 ,商議著接下來要走的路子。

“大哥,我已經按照你的吩咐,那一帶都打點的妥當。此番淵兒也參加科舉,以淵兒的才華,想必一定能夠在朝中謀得一官半職。”

提到淵兒這個詞,除了楊昌明高興之外,在場的三個人臉上都沒有任何歡喜的神情。楊家一共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大兒子楊昌雲,是當朝的丞相,二兒子楊昌明不是官家,當年不顧楊家太公的阻止,非要前去經商,當年被太公一氣之下趕出了楊家。於是隻好南下,在南方娶妻成家生子。也是在老太公死後,楊昌雲才將這個弟弟接回了家中,但是那個商人家身份的女子,卻一直不被承認。楊文淵是楊昌明的兒子,比楊文山小,比楊文秀年長,在家中文字輩排行老二,這個孩子還是當時楊昌明求著楊昌雲錄入楊家族譜之中的,這個地位低下的孩子,楊文山兄妹兩人始終都沒有把他當過兄弟姐妹。

楊家的小兒子叫做楊昌宏,這個小兒子怕是楊家命運最坎坷的人。此子從小癡愛武學,是當時後唐有名的將士,因為李廣下旨北去攻打薑國,戰亂之中失了性命,導致楊家太公重病,最後不治而亡,所以楊家所有的人對後唐李廣也是恨之入骨,後期才會出現指使宇文無極奪位之事。楊昌宏年紀輕輕,二十五歲就戰死沙場,也未能為楊家保住這一脈,太公最疼愛的兒子也就是他了。

不過彼時的薑國跟今日的薑國不同,當年的薑國還不是淳於焱的父親,而是他的祖父。淳於焱的祖父好戰,到了淳於焱父親這代就不在崇尚武力治國,但是淳於焱本身那種好戰的因素,想必也是隨從了他的祖父。而楊家這最後的女兒,就是前剛剛死去不久的太後,如今楊家先後失去兩個性命,怕是剩餘的楊家人無論如何都要團結在一起。

“淵兒若是能夠入京,我們楊家也是如虎添翼。此番因為秦芳華一事,皇上當著眾人的麵訓斥我,再加上太後離世,我們後宮之中失去力量,近日來我身體出事,朝中的那些官員,想必已經倒戈了不少。”

“爹,那些人都是有眼無珠,我們楊家根基在此,那宇文晟就是有本事,也不能動我們楊家絲毫。”

“山兒,住嘴。事情根本就不死那麼簡單,若是從前的宇文晟也許不會,但是此番他能殺害了你姑姑,就是給我們楊家敲響警鍾。”

“什麼,姑姑(小妹)是宇文晟殺害的?”在場的三人都驚訝的看著眼前的人,似乎不能相信這個事實,宇文晟如今真的這般有本事,太後都能動手。

“事情遠比我們想象的要複雜的多,如今楊家勢力出現倒戈,再加上科舉在即,等到新科狀元進宮,朝堂必定又是新鮮的血液,我們楊家若是繼續坐以待斃,就隻能被宇文晟分崩瓦解。”

這麼多年來,除了當時老爺子離世之時,有看見這個哥哥擔憂的神情,時隔這麼多年,沒想到哥哥這個神情再現的時候,會是這般緣由。

“大哥,你說吧,該怎麼做我們聽你的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