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暗無天日休發聲(1 / 2)

大報恩寺鍾聲響起的時候,玉王正在自己的王府中寫字,南直隸自古就是皇親和老臣養老的地方,玉王雖然封地遠在清平鎮,他在南直隸當然也有一座王府,而這裏雖然看似隻有一些常備的下人,其實已經遍布玉王詞,劍神和商淵的決鬥引來了江湖中無數豪傑,其中三教九流什麼人都有,玉王多帶些護衛本也正常,但因其特殊身份,故而這裏從始至終便有許多錦衣衛,他們即便被玉王發現,也可以推脫為是皇上派他們來保護玉王安全,其實真正的目的所有人都懂,隻是沒人會說破而已,就像玉王詞同樣不是玉王明麵上的力量,京城中的那位也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所以玉王府中就出現了一種奇異的景象,這裏藏著兩隊暗衛,他們都知道對方的存在,但又都要假裝對方不存在。

這樣的氛圍沒人會喜歡,所以玉王這些年幾乎從來不會來南直隸和北京城中,至於那皇宮大內,暗處的眼睛更多,他更不會打紫禁城的主意。

玉王的書案在窗邊,這時窗戶開著,一輪明月當空,外麵還飄著雪花,一支梅花正伸在窗前,前兩日還是光禿禿的枝條,今夜卻趁著這場南京罕見的大雪開除了朱紅色的小花,赤紅的花上又點了一層薄薄的雪,像是少女的臉頰白裏透紅,隱去了臘梅本有的鮮豔,卻多了幾分雅致,房間裏點著暖香,故而雖然開著窗戶,但卻並沒覺得冷,但是下人擔心玉王著涼,還是給他披了一領狐裘大氅,他像是沒看到外麵的梅花,也沒聽到大報恩寺中急促的鍾聲,他的神情極為專注,像是全部精神都在筆下的那副字上,他聽到身後出現了兩個呼吸聲,目光微微瞥了一眼牆角的銅鏡,知道是千秋歲和千春詞兩兄妹。

“王爺……”

千秋歲剛開口便被玉王打斷:“稍候。”

兩人聽到玉王如此說,自然也隻能在房中等著,幸好玉王並沒有讓他們等多大一會,他便停下了手中的筆,他寫的是“一樹寒梅白玉條”。這是初唐張謂的傳世名篇《早梅》的首聯,雖然他眼前的寒梅,而且隻開了四五朵並無“一樹”之說,但這首詩確實應這場大雪。

玉王端起桌上尚溫的茶喝了一口,問道:“何事?”

千秋訴道:“綺玉樓的事敗露了。”

“哦?”玉王輕吟一聲,看向兩人的目光有些複雜,他往屋頂看了一眼,那裏正是錦衣衛埋伏的地方,玉王說道:“隨我來。”

兩人跟著他來到書架旁邊,玉王把旁邊百寶架上的紅珊瑚往右轉了三圈,書架驟然向兩邊分開,這不但是個暗門,而且下麵裝了兩條滑到,故而開門的聲音極小,玉王擔心進了暗室,千秋歲兄妹緊隨他進去,隨後書架又從關上了。

這屋子裏雖然沒有窗戶,這是一間很小的屋子,除了一條書案以外就隻有靠著牆放著一張床,書案上除了文房四寶以外還擺著一個燭台,千春詞點亮燭火,屋子裏才沒有那麼暗,這屋子雖然簡單,但隔音極好,在這裏不需擔心隔牆有耳。

玉王道:“綺玉樓怎麼了?”

千秋歲道:“化骨芙蓉走漏了風聲,雖然江湖上信他的人不多,但現在南京的人實在太多,我擔心會發生甚麼變數。”

玉王皺著眉頭說道:“要不是當初人手不夠真不該留他一條性命,可惜那時劉老在藏邊,唉,過去的事多說無益,化骨芙蓉現在可還在南京?”

千秋歲擋在千春詞前麵,抱拳說道:“他還在登高樓,要不要屬下……”

他的話雖然沒有說完,但是意思已經很明顯,玉王擺了擺手道:“現在南京局麵複雜,等回清平鎮之後,孤自然會跟花神穀慢慢算這筆賬。”

“是。”

“你們兄妹倆自幼來到王府,如今已經有二十年了,花神穀的事交給你們負責,你們可不要辜負了孤對你們的信任啊。”

兩人聽到此話,同時跪下道:“屬下必不負所托,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玉王道:“赴湯蹈火太過殘忍了,不過,俗話說‘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千秋歲順口接上。

“好。”玉王說話的同時,袍袖一擺掀起一陣勁風,蠟燭“呼”的一聲滅掉,屋子裏突然陷入一陣黑暗,隻聽“哎唷”一聲敵呼,屋子中似乎又刮起一陣輕風,然後便陷入了寂靜之中。

黑暗中出手的是玉王,他本已抓住了千春詞的肩膀,但卻在發力之時被人從手中搶走了,隻從她肩膀上抓下一塊布料,對方的輕功雖然出乎他的意料,但是現在情況還在他的掌握之中。玉王府中所有人都知道玉王在做事的時候,任何人都不能打擾他,玉王詞這種心腹中人自然知道這規矩,雖然綺玉樓的事情緊急,但是王府中遍布錦衣衛,真正的玉王詞自然不會亂說話,所以玉王從一開始就知道他們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