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裏麵教的東西跟私塾差別還是很大,一般私塾教的更多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書籍,進一步會學習四書五經。除了書本學習還會教導生活習慣、日常禮節與道德規範之類的內容。而學院更為專業,四書五經、十三經、定期講學、定期考試,文學性更強。而且書院裏麵有藏書,刻書、著書。書院基本上不會一個字一個字去教你,基本上指定一本書去讀,有什麼不懂的請教夫子即可。書院定期也有考試,根據時事政治、科考類似題目進行考試,夫子修改。
像敬敷書院這樣的官辦學院,裏麵的夫子大部分是退休官員,或者有深厚學識的人擔任。今天讀的是《中庸》,其內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為的最高標準,把“誠”看成是世界的本體,認為“至誠”則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陳燁,給我講一下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徐夫子想考察一下這個剛進門的學子,看看基礎知識是否紮實,也方便自己以後教導。
“徐夫子,意思就是說,做事情做任何事隻要提前準備就會成功。說話先有準備,就不會語塞中斷;做事先有準備,就不會受到挫折;行動先有準備,就不會後悔;道路預先選定,就不會陷入選擇的境遇。”
徐夫子點點頭,“那你認為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如何?”
“學生認為真誠是做人的原則,天生誠信的人不用勉強就能做到,不用思考就能擁有,自然而然地符合上天的原則,這樣的人是聖人。而且真誠要順應天地,不能僅僅符合上天的原則,難道我們對敵人也要真誠嗎?”
徐夫子眼前一亮,看來這個弟子不迂腐,竟然能準確表述意思。讀書不讀死書,還可以延伸出更多意思,難得可貴。兩個人就這樣一問一答,不知不覺就下課,下一節課是射箭,向這種體育課最是喜歡。上課都是要跪著,身體後傾放在腳上,時間久了真的很累。
不過陳燁算是打破了一個神話,一節課零環,一個都沒有射中。以前的射箭可不是現在5米,現在都是至少二三十米。陳燁的力氣還是比較大的,就是射箭方法找不到訣竅,第一次不是偏上就是偏下,那麼就是射中別人的箭靶。陳燁也是覺得丟臉丟到家了,自己的主角光環呢?按道理不應該次次命中紅心,拉斷弓弦的嗎?咋為啥自己次次零分,老天不公啊。
這樣陳燁在學院度過充實而難忘的一天,下學了陳燁就直接回家。看見滿桌的美食,陳燁心裏暖暖的,這才是家,以後自己的家。趙曉估摸著陳燁這個時候應該回來,早早做飯等著他,看著他吃飯這麼香,覺得很有成就感。
“今天相公在學院怎麼樣,都還是適應嗎?”
“我覺得還行,王尚竟然也在書院,就是射箭太差,一發未中”
“一發未中”趙曉捂著嘴偷偷的笑
陳燁看著趙曉也嘲笑自己,覺得要好好懲罰一下。
“我有百發百中的技術,你信不信?”
“什麼啊?”趙曉看著陳燁的壞笑,頓時臉紅了。
一夜雲雨纏綿,此地省略一萬字。
62179140/319375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