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有悲有喜(2 / 2)

他們對宋高宗不是說沒有感情,他們都是起自於列校其實就是當兵的出身,他們兩人一個能夠做到招討使,一個成為了武將中最高的階層宣撫使,他們最應該感謝的就是宋高宗。雖然宋高宗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投降派但是對於他們可以說是知遇之恩,因此聽到宋高宗的死訊他們的心中是非常悲傷的,但是他們知道宋高宗的為人,要是宋高宗的話絕對不會有這樣的氣魄用大刀闊斧的手段將秦檜和張俊一下子都連根拔起,即使秦檜是金國的奸細要是宋高宗的話說不定最後還是會不了了之,因為宋高宗最根深蒂固的就是不願意和金國人撕破臉,即使目前的宋軍對金軍已經不像靖康年間一樣的軟弱可欺,甚至嶽家軍和韓世忠的軍隊對金軍還形成了獨特的威懾力,而另外一些宋朝將領如四川的吳玠吳璘兄弟,還有劉琦他們的軍隊都打過令人矚目的勝仗,但是宋高宗就是缺乏對金國一戰的魄力。在嶽飛和韓世忠的心中他們是不會想到他們尊敬的陛下其實是顧慮一旦開戰不是擔心打不贏金軍而是擔心宋徽宗和宋欽宗的回歸對自己皇位的威脅。他們不敢這麼想,他們隻是覺得宋高宗缺乏了一種和金國拚死一戰的勇氣和魄力,而目前雖然是臨安危急但是從長遠來看,宋孝宗這個宋高宗的侄兒卻可能使這個死扣打開,因此他竟然有魄力向秦檜和張俊這樣的投降派實權派開刀那麼他就具備了向金國叫板的勇氣。

要知道嶽飛和秦檜在金國人眼中是完全不同的一個地位,一個是要議和必須除去嶽飛,一個是要議和必須讓秦檜來,現在秦檜已經被宋孝宗抓了起來,這樣的意味實在是不能不讓嶽飛和韓世忠感到欣喜如狂,這比他們打一場大勝仗還要高興。這樣他們就可以鬆開手腳上的束縛,大展拳腳一番了。對於嶽飛來說有兩樣是最感到高興的,一是他曾經見過宋孝宗,那時宋孝宗還是皇太子,他們之間有過一次推心置腹的交談,嶽飛在這次談話中就深切的感受到了宋孝宗的抗金決心;而還有一樣就是他再也不需要老是冒著抗旨的危險,有時甚至是像做賊一般興師動眾。在之前又一次大戰前,嶽飛已經大軍行動了但是秦檜派來了李若虛為使試圖阻止他的大軍行動,他傳來的是宋高宗的口旨,但是倔強的嶽飛沒有聽從。而來使的李若虛為他的慷慨(嶽飛得知來使的意圖後依然領兵,他說如果有問題的話有他一人承擔)激昂和為國征戰的大智大勇所感動,而說出了要是聖上責怪我來領責。嶽飛雖然感謝李若虛的仗義執言,但是他更希望這樣的事情越少發生越是好!現在好了,宋孝宗是肯打仗的不怕金國人的聖上,他已經將投降派的領袖人物秦檜和張俊抓了,現在就剩下了一個問題,就是臨安!臨安要是能夠守住的話,那麼宋朝就將迎來一個令人振奮的時刻,這是嶽飛和韓世忠連做夢都希望的,但是臨安目前太危險了,金軍乘虛而入繞開了他們最害怕的嶽飛,繞開了他們不願意遇到的韓世忠,他們的鐵蹄已經到了臨安的附近,而嶽飛韓世忠短時間內也來不及趕到,臨安能夠如他們希望的守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