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遊擊戰(1 / 2)

兩員大將不約而同的對視了一眼,他們眼中有希望,也有擔憂,但是再擔心也沒有用,他們能夠做的就是快馬加鞭兼程往臨安趕回去,早一些趕回去就可以讓臨安少一些壓力,他們目前隻有這麼做,至於能不能如他們所希望的臨安轉危為安,就不是他們可以決定的了。

兩名大將軍都沒有想到,幾乎在同時在宋孝宗的偏殿中,臨安的實權派副相趙鼎,副相張浚,臨安的當家人宋孝宗正在對一個人進行著考試,而這個人是他們都熟悉的人也就是嶽飛的長子嶽雲,而考試的題目有兩個,現在嶽雲聽到的是第一個,但是這第一個就是難度極大甚至已經形成了死扣,那就是目前臨安有什麼辦法可以阻擋金軍,而嶽雲也在開動腦筋如風車轉動一般在想。他拚命的翻閱嶽雲曾經讀過的兵書,但是無解,因為即將麵對的是二十萬如狼似虎的金軍,無論是兵力的數量還是質量都遠遠不是金軍的對手。而城中也缺乏能征慣戰的武將,要知道將在戰場上的作用非常大,所謂“將是兵之膽”,如果將領不出色沒有給士兵足夠的振奮力,士兵也沒有勇氣麵對二十萬金軍的鐵蹄,不戰就會混亂了。這些士兵需要重新的訓練,但是這需要時間,時間是最為重要的!怎麼盡可能的延緩敵軍的速度,讓他們的速度遲緩下來讓臨安有足夠的時間來準備呢?靠著自己勇冠三軍的勇力殺敵當然可以造成敵人短暫的恐慌,但是這不是一勞永逸的方法啊,匹夫之勇隻是一人之勇,是無法最終戰勝敵人的。自己就算是拚命,就算是勇猛過人,他們人多可以纏住自己,那樣還是不成啊。

嶽雲苦思冥想著,他一抬頭發現他們的眼光都在看著他,也難怪啊他們都沒有打過仗,他們沒有一個人有經驗打勝一場仗,反而是自己倒是曾經打過不少的勝仗,但是那時是在嶽飛的策動下,自己隻要動手不需要過多的動腦,或者說隻是聽聽將令就可以了,現在不行,必須自己想出辦法來!他沉思著說:“啟稟陛下,目前我臨安的兵力其實並不差,據微臣所知有八萬人馬鎮守本來已經是很龐大的軍隊了,我們是守方而金軍是功方,我們要付出的力氣要遠遠比對方要少。但是士氣上我們不夠,偏偏戰場上打的就是士氣。為什麼金軍見了 我父帥的旗號就慌亂就要逃跑,就是因為他們麵對我們的時候一看就慌張了,因此不戰已經輸掉了。但是我們現在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就是臨安人馬養尊處優時間很長了,因此他們見了敵軍就會緊張害怕,因此最關鍵的是要讓他們得到一個訓練的機會,這樣我們的鎮守就會容易許多,也有信心許多。微臣認為,要是我們能夠熬過一段時間,我父帥和眾多得到消息的宋軍肯定會兼程趕來,那時內外夾攻敵軍就將不戰自亂,反而作繭自縛!”張浚點頭說:“不錯,完顏宗弼這一招是在弄險,他們的確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到了我們臨安的附近,但是要是他們耽擱時日過多的話很可能反而會讓我們外圍的人馬將他困住,但是目前最頭疼的是如何守住臨安,你有什麼好辦法?”

嶽雲的頭腦還在轉動,既然嶽雲本人的兵書戰策幫不上自己的忙那麼自己在後世的一些經驗哪怕是一些沒有實踐過的經驗能不能派上用處呢?嶽雲忽然想到了一件事,頓時眼神發光,這讓一直關注著他表情的宋孝宗和張浚趙鼎的心中一動,宋孝宗忍不住說道:“嶽雲,你想到什麼好主意了?”“不敢說好主意,但是它或許可以極大的遲緩敵軍的進軍速度,而給我們騰出寶貴的時間。”嶽雲笑著說:“微臣的計策就是利用在我們臨安外圍的宋軍給敵軍造成盡量多的麻煩,讓他們頭疼讓他們心驚膽戰。微臣聽說在臨安附近有這樣小股部隊不在少數?”張浚有些失望的道:“你說的不錯,這樣的人馬——”張浚的職責就是兵部因此他略一思索就說出了好幾支宋軍的番號,他不屑的說:“但是他們最大的問題就是人數太少了,他們有的不到上萬人,有的隻有幾千人,更有的還隻有幾百人,這樣的人馬你也想指望他們?”宋孝宗也這麼看,他看著嶽雲怎麼回答。“張副相,你覺得這幾百人,幾千人就無法給金軍造成麻煩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