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六章 無為之為(3 / 3)

叔孫通想:這時要靠劉邦來維持秩序是指望不上的,要是劉邦能控製這種局麵,宮廷宴會上就不會出現那種亂哄哄的現象。成功在此一舉,自己必須舍得一身剮,製止這種功臣鬧場現象。

叔孫通叫來執行官,先把執行官訓斥了一頓,然後又責令執行官在劉邦麵前下跪!並說:“今天彩排,是皇帝親自主持,你身為執行官,不執行現場紀律,這是對皇帝不敬,冒犯皇帝龍威!”

執行官聽說是皇帝親自主持,十分害怕,顫巍巍地跪在皇帝麵前。

劉邦聽叔孫通一番解釋,也恍然大悟,大聲命令:“將執行官革職查辦!”

劉邦這一聲怒吼,唬住了膽小的,一些膽大的仍我行我素。

新任命的執行官緊張起來!

他想:不嚴厲製止鬧場現象,會受到皇帝的革職查辦;若要製止那些鬧場的官員鬧場,自己也有點害怕。那些敢於鬧場的人都是皇帝的親信,平素日,皇帝都奈何不了他們,何況是自己這種無名小卒?

新上任的執行官仔細想想,也隻好舍得一身剮,兩害相權,取其輕。

執行官壯著膽子將那些鬧場者當場杖責四十大板,轟出去了!

劉邦對此一聲不吭!

不管是執行官、叔孫通,還是那些文武大臣,他們都猜不透劉邦悶葫蘆裏裝的是什麼藥?都感到忐忑不安!但效果達到了,所有參加彩排的人都令行禁止,中規中矩。

叔孫通順利完成彩排!

公元前200年,長安宮落成,劉邦首次使用叔孫通的宮廷朝儀主持朝歲大禮。

當天黎明時分,設有專人負責,將群臣一一領進大殿殿門。

當宦官高升大喊:“趨!

群臣便依次小跑,進入大殿。

功臣、王侯、將軍等在西麵排成長隊,向東而立;文官自丞相起,也在東麵排列,向西而立。

然後劉邦坐著龍輦,從內間緩緩而入,文武大臣,手拿旗幟,高呼萬歲!

接下來,宦官按照職位高低宣示朝臣上殿。

地位低於諸侯,高於六百石的官員一一向劉邦朝覲。這種場合,這種演練,在場大小官員對劉邦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儀式結束後,酒會開始了。

宮中仆人蹲在地上向群臣敬酒。從始至終,當朝禦史都在現場監督,如有大臣違反禮儀,則立即逮捕。在這種嚴肅的氣氛下,眾官戰戰兢兢,依禮而行!

整個過程,沒人敢大聲喧嘩,也沒有人敢不依禮而行。往日那種亂哄哄的現象不見了,代之而起的是莊嚴、敬畏、嚴肅的氣氛。劉邦心裏甜如蜜!

劉邦高興地對叔孫通說:“我直到今日,才知道當皇帝是這麼尊貴!”

於是任命叔孫通為大常,並賜給他黃金五百金。

叔孫通的朝儀讓劉邦的朝堂表麵上安定下來了,不過,這隻是表麵現象。

表麵看,那些功臣上朝有規矩了,安靜了!這隻是身體表麵的安定,他們的內心卻十分不安與憤怒!

他們想:“韓信封了楚王,另一個韓信封了韓王,英布封了淮南王,彭越封了梁王,張耳封了趙王,臧荼封了燕王,吳芮是衡山王。這些人手裏有兵,占有地盤,還可以任免官員。為什麼他們幾個就能封王?我們同樣是提著腦袋打江山,為什麼最後還是一無所獲?和他們相比,不說封個王爺,最少可以弄個侯爺!

特別是像蕭何、曹參、周勃、盧綰等既是劉邦的親信,又功勞顯赫,到現在也沒有弄到個名分。盡管嘴上不說,但心裏總還是不舒服!

更著急是審食其!

審食其是元老級別的人物,可是一直跟在呂後身邊做舍人。既沒有野戰之功,也沒有文治之德。審食其自己擔心,到時會一無所獲!

為了撈到好處,審食其尋找一切機會!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一章:文武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