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二章 四易其都(3 / 3)

劉邦說:“是一個叫婁敬的人!”

有人繼續追問:“這個婁敬的是什麼人?我們怎麼沒有聽說過?”

劉邦說:“一個讀書人!一個沒有出國門的讀書人!”

山東人起哄:“什麼讀書人?就是一個冥頑不化的腐儒,他這是挑撥我們與皇上的關係,想破壞皇帝的事業!”

劉邦不解地問:“你們為什麼這樣說呢?”

山東人說:“我們幫皇帝打天下,打下天下後就應幫助皇帝坐天下。現在這個叫婁敬的人居然教唆皇帝遷都關中,我們這些人家在山東,根本不想到關中,這不是找借口,挑撥我們與皇帝的關係嗎?我們這些山東人不願進關中,如果皇帝一定要進關中,這不是造成我們君臣不和嗎?君臣不和,不是會破壞皇帝的千秋偉業嗎?”

劉邦聽後,感覺事態嚴重,安撫功臣們說:“我這不是在征求你們這些功臣們的意見嗎?你們不同意,我怎麼會遷都呢?大家稍安勿躁!”

山東功臣們的反對,讓劉邦猶豫不決!

婁敬來見劉邦,劉邦垂頭喪氣!

婁敬說:“皇帝身體有恙?”

劉邦惱怒地說:“什麼身體有恙?是你建議我遷都關中,而那些功臣們結夥反對我遷都,這讓我煩惱!”

婁敬說:“皇帝可讓我去見那些山東功臣們嗎?”

劉邦冷笑說:“他們正要找你呢,要把你活烹了!”

婁敬說:“為了皇帝千秋偉業,就是被他們活烹了,也值!”

劉邦看著婁敬慢慢說:“這事急不得,得慢慢來!我會處理好的!”

劉邦這樣說,隻是一個借口。其實,劉邦對是否應該遷都到關中,自己也沒有拿定把我!

劉邦去谘詢張良!

劉邦對張良說:“那些山東人說,洛陽東麵有成皋,西麵有崤山、澠池,背朝黃河,麵對洛陽,它的堅固足以依靠。”

張良說:“洛陽雖有這樣險固的地形,但麵積小,不過幾百裏,土地不肥,四麵受敵,這不是用武的地方。關中左有崤山、函穀關,右為隴蜀,沃野千裏,南麵有巴蜀的豐饒,北麵有胡地畜牧之利,三麵險阻以固守,單開一麵向東控製諸侯。諸侯安定,河、渭漕運天下物資,向西供給京師;諸侯有難,順流而下,足可以轉運。這便是所說的金城千裏,天府之國。婁敬說得對。”

於是皇上當天起駕,向西建都關中。

後來,劉邦找到婁敬,說:“你還真是個人物!”

婁敬毫不謙虛地說:“我本來就是個人物,隻是皇帝沒有認識我之前不相信我是個人物。今天,皇帝承認我是個人物,就應該履行諾言,給我一定的獎賞!”

劉邦笑著說:“我從來不吝惜獎賞,‘婁,就是‘劉’。我就賜你婁敬劉姓,拜你為郎中,封號奉春君。”

劉邦遷都關中,定都長安之後,本想利用休閑時光,帶著戚姬、劉如意到終南山過幾天清靜日子,車馬正要出發時,蕭何趕來了!

蕭何攔住車馬,對劉邦說:“剛剛定都長安,局勢未穩,皇帝不能離開皇宮,我正有要事上奏!”

劉邦說:“有什麼要是等到我終南山回來再說不行嗎?”

蕭何說:“不行!”

劉邦見蕭何攔阻他,又說有要事上奏,便丟開車馬,與蕭何一起返回宮中。

宮殿裏,張良、陳平等已在皇宮等候劉邦。

劉邦躺在龍椅上,四肢叉開,怨氣未消!

劉邦環顧一周,說:“你們有什麼事情趁快說!”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一章:法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