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敬說:“您不是剛剛才做皇帝嗎?做了皇帝就不能如前那般,瞧不起儒生了!皇帝一定要讓我把話說完!”
劉邦今天的心情特別好,笑著說:“我就給你一次說話的機會。不過,你要注意,說得我不高興,我會把你丟在油鍋裏烹了!”
婁敬淡定地說:“皇帝隻要允許我把話說完,其它的事情我不在意!”
劉邦說:“腐儒,你說吧!”
婁敬說:“我建議皇帝遷都!”
劉邦說:“我為什麼要遷都啊?項王封我為漢王,我建都南鄭。南鄭是我事業的起點。東進入關後,我占領了三秦,建都櫟陽,櫟陽是我事業的轉折點。我在此打敗了項王。我現在剛剛定都洛陽,我要在這裏開創一個偉大的王朝!”
劉邦說完,婁敬說:“皇帝要想江山千秋永固,就一定要遷都,洛陽不適合皇帝!”
劉邦對婁敬十分不屑:“我每一次遷都,都為我開創了一個新天地,事業也上了一個新台階。現在剛剛建都洛陽,我一定以洛陽為新的出發點,開創一個偉大的王朝!”
婁敬說:“陛下在洛陽定都,是想和周王室比興隆嗎?
劉邦說:“對!”
婁敬說:“陛下奪取天下和周王室不同。周的祖先是後稷,堯封他在邰,積善行德長達十幾代。公劉躲避夏桀而居住到豳。大王因狄侵入的原因,離開了豳,提著馬鞭子到岐居住,而國中之人卻都爭先歸順他。到周文王為西伯時,由於他的美德而使虞人、芮人的爭鬥平息下來,開始接受使命後,呂望、伯夷從海濱來歸。周武王討伐商紂,不期而會集於孟津的有八百諸侯,於是消滅了商殷。周成王繼位,周公等輔佐他,於是營建成周,定都於洛陽,以洛陽為天下的中心,諸侯從四方納貢述職,路途遠近比較平均,有美德則容易稱王,沒有美德則容易滅亡。凡居住在此的人都要以賢德對待別人,不想依賴地勢的險阻來保天下,而讓後世驕橫奢侈虐待人民。等到周衰落時,分裂出東周君、西周君,天下都不朝見周王,周王也不能控製他們。不是因為道德微薄,而是因為力量太弱了。如今陛下從豐、沛起兵,招集士兵三千人,就用這些人一往直前,席卷了蜀漢地區,平定三秦,與項羽在榮陽會戰,大戰鬥有七十次,小戰鬥有四十次,使天下百姓喪失生命,父與子的屍骨遍野,數不勝數,哭泣之聲不絕於耳,戰爭的破壞還沒有恢複,而又要和周的成康盛世相比美,我自以為不能相提並論。況且秦地被山帶河,地形險要,突然有戰事,百萬大軍可聚集起來。用舊有的條件,資源豐美、土地肥沃,可以成為天然府庫。陛下進入關中而以此為國都,華山以東雖有戰亂,秦國的舊地仍可保全並占有。如果與人發生戰鬥,不扼住他的咽喉、打擊他的脊梁,不可能大獲全勝。如今陛下入關中而建國都,安撫秦的舊地,這也是扼天下的咽喉並打擊它的脊梁呀。”
婁敬一口氣說了一大串,說得劉邦不住地點頭!並對婁敬說:“你還真不是一般的腐儒,我聽你的遷都關中。”
當劉邦在朝堂上征求大臣們的意見時,反對遷都的人很多。因為幫助劉邦打天下的功臣大都是山東人。山東靠近河南,這些山東人不願意離開故土,便紛紛抗議。
那些山東人的理由是周王建都洛陽,統治長達數百年,而秦朝建都關中,僅延至第二代,不如建都洛陽。
有的還說:“當初,有人建議項羽建都關中,項羽一怒之下,將那人活烹了!現在又有人建議皇帝遷都關中,這人肯定不懷好意,我們也學項羽,把那人活烹了!”
有人追問劉邦說:“皇帝,是誰建議陛下遷都關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