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4日淩晨,天氣小雨,地表氣溫16度。
座標:北緯30°,東經103°。
那個地方山河破碎,滿目瘡痍!
那個地方叫做——汶川……
抗震救災前線指揮部。
總理剛剛視察完災情回到這裏,一籌莫展,神情嚴肅。自從12日晚入蜀,總理馬不停蹄,一刻不曾合眼。
“汶川的情況……有沒有消息?”總理拿著電話,問道。
電話那頭回答說:“總理,您別著急,這一帶的地勢地貌太複雜,尤其汶川和茂縣那邊,強震過後,成了孤島……”
啪!
總理大發雷霆,使勁把話筒摔在地上!他眉頭緊鎖,衝指揮部裏的大小官員怒喝:“多長時間了?你們知不知道多長時間了?距離地震過去已經幾十個小時了!幾十萬條人命,音信全無!你們還在這裏讓我別著急!”
這麼多年,就連總理辦公室的工作人員也是第一次見到總理發這麼大的脾氣。
“受災群眾在盼著,全國人民在等著,全世界都在看著!平時一個個的跟我拍胸脯、打保票、吹牛皮!現在你們的能耐呢?國家和人民是白養你們的嗎!”一向溫文爾雅的總理變得暴怒,嚇得眾人沒有一個敢吱聲。
“報告!我有辦法!”一名身著空軍軍裝的少將大聲喊道。
總理當然認識這位少將,他來自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總理搖搖頭,說道:“我知道!你跟我說過,但是太冒險了……”
少將堅定地說:“總理,這是唯一的辦法!養兵千日,軍人不隻是用來打仗的!國家和人民養著我們,我們不上誰上?就算下邊是刀山火海,就算下邊是地獄,我們也必須跳!”
總理注視著少將的眼睛,使勁拍了拍他的肩膀。
一排排行軍帳篷,中國人民解放軍空降兵某部位於災區的臨時駐地。
周剛,這個還有三個月才滿22周歲的山東漢子,空降兵某部一期士官。他的臂章與眾不同,上麵有藍天、閃電、利劍。
軍官們在緊張地研討災情,周剛和幾名戰士在一旁待命,隨時聽候調遣。在救災前線,上至共和國總理、下至普通一兵,人人心急如焚。
“報告——”一個參謀聲嘶力竭地喊著報告,風風火火地衝進來。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過去。
李大校:“講!”
參謀:“報告!上級命令,今天必須跳!”
周剛看到,李大校不說話,眉頭緊鎖,滿麵愁容。他今年已經48歲,搞空降搞了半輩子,經驗極其豐富。無論是帶兵還是做研究,向來雷厲風行,說一不二。可是現在,麵對緊急的災情,麵對上級的死命令,他猶豫、他發愁。
當了四年空降兵的周剛,很清楚李大校為何而愁。從來到震區開始,他們一直討論的都是這些。
地震發生後,位於震中的汶川、茂縣等地區通信和交通中斷,成為孤島。此時,無論是黨中央,國務院,還是普通老百姓,都迫切地想知道災區的具體情況,如何盡快進入災區,了解災情,人們把希望寄托在了空降兵身上。5月13日上午9點,李大校和115名空降兵戰士登上了前往災區的飛機。而當飛機飛臨茂縣上空,準備空降的時候,由於氣候原因,飛機機體結冰,打不開機艙門,而且飛機隨時都有解體的危險。
然而,這隻是令李大校發愁的原因之一,最要命的還在後頭……
第一,無法機降。利用直升機機降比傘降要安全快捷得多。但是,震區暴雨、雷電、雲霧、高山峽穀,別說是機降了,V字形山穀會把直升機的螺旋槳毀成碎末的!機降根本不可能。
第二,如果傘降,這將是我軍空降兵部隊有史以來首次進行高原地區“三無”傘降,即無地麵標識、無氣象資料、無指揮引導。在這樣的條件下跳傘後果會怎樣?後果就是你不知道自己會落到哪裏,要麼生,要麼死。你也許會問,如果這是戰場,遇到“三無”難道就投降嗎?當然不,可是,有比“三無”更可怕的,那就是高原。
第三,震區平均海拔1800米,汶川和茂縣都是高山峽穀地形,境內山峰海拔多為4000米左右。什麼意思?意思就是,平時訓練跳傘高度隻有幾百米的空降兵戰士,要想進入震區,必須在5000米高空空降,這是世界空降兵曆史上從未有過的跳傘高度記錄!而且,高原震區的空氣密度隻有二戰時諾曼底海岸的一半,而傘降速度和空氣密度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說,一般傘降,傘兵落地時要承受的衝擊力相當於從3樓往下跳,而這次傘降的衝擊力至少相當於從6-7樓往下跳……搞不好真的會摔死的!
第四,惡劣的氣象和地勢。5000米的高空有什麼?學過高中地理的都知道,雲霧和雷電。高原地區的高山什麼樣子?登過山的都知道,山頂高聳入雲。我們的戰士跳出艙門,如果沒有遇到雲霧和雷電,那真是萬幸。否則,除了有可能被雷電擊中以外,還有可能以每秒7米的自由落體速度穿過雲霧,然後傘還沒有打開就直接砸死在海拔4000多米的山頂上!
如果這是戰場,沒有指揮官敢向士兵下這樣的跳傘命令!因為戰場上下這樣的命令等同於讓士兵去送死,那是叛國罪!
而現在,人民處於危難之中,子弟兵豈能坐視?縱使這一跳跳向鬼門關,隻要能挽救群眾於水火,人民解放軍萬死不辭!
跳!
稍作忖度,李大校果斷執行命令,14日上午實施空降。
但是,他改變了原先的大規模空降計劃,減少無謂犧牲,由他親自帶領一支空降小分隊去有效地完成任務。剛剛那個參謀衝進來的時候,李大校正在和幾名帶隊主官商定小分隊名單。
“同誌們,沒時間了!現在,我宣布一下15人小分隊的名單,念到名字的,馬上去準備!”李大校說。
眼看著戰友們一個又一個地被念到,隻剩下3個了,周剛著急了。
“報告!”周剛喊道。
李大校:“什麼事?”
周剛:“首長!你是不是把俺的名字扒拉下去了?”
李大校走到周剛麵前,按著他的肩膀,說道:“小剛子,這次的任務異常艱巨,而這些人裏邊,你跳傘的次數最少。所以,安全起見,你還是不要去了,留在這兒,還有好多工作需要你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