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老師繼續說:
“至於張藝謀,他早期的成功得益於一句名言:‘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他其實是把中國那時候最原始的最落後的甚至是最醜陋的一麵呈現到世界上,其中很多內容外國人根本看不懂;外國人不了解中國以前的曆史,隻覺得很有民族特色,所以,在世界上得獎的主要因素就在於此。像電影‘紅高粱’就是其中一例;‘秋菊打官司’也屬於這種類型。當然,這種創意和製作不是每個導演都具備的。”
餘老師說到這裏停下來喝口茶,他說話的語氣很平靜,腔調看上去蠻自信的。
我說:“這麼說有點太籠統了,我們這些理解能力不高的人聽起來有點吃力,你能不能說具體點?”
“張藝謀的後期電影,是以場麵見長的,這次讓他擔任奧運會的總導演,真是令他在這方麵的特長發揮得淋漓盡致,因為這本來就是他的特色之一;他的特色之二,就是專選風口浪尖上的頂級演員。他非常懂得巨星在影片中的效應,這就是做大導演的優勢。一般的導演,很難請得動巨星。像‘滿城盡帶黃金甲’,盡管有了周潤發和鞏俐,但若沒有周傑倫的加盟,影片將失去相當一部分的年輕人……
“這從電影院影片結束時可以看出,電影已經放完,屏幕上出現的是演員表和攝製人員的字幕,但大多數觀眾依然坐著不動,他們是在欣賞周傑倫唱的片尾曲‘菊花台’。試想,有幾個年紀大的會作出這樣的欣賞?
“要說這二位誰的導技更高一籌,這可不是我們這些影視評論者可以隨意妄加評論的,隻能說各有千秋,各具特色,就看你自己是傾向於或者說鍾情於那種類型的影片了。”
“除了馮小剛和張藝謀,你認為中國還有哪些導演排得上號的?”我的問話有點像記者在采訪。
“眼下一般認為,除了他們二個就是陳凱歌。這其實有點論資排輩,畢竟陳凱歌的‘無極’是投資幾個億的失敗之作,而其他有影響的作品數量不多。藝術家是靠作品說話的,像‘馮張’二導,不斷有新作問世,且每部均有轟動效應。陳凱歌當初的那部‘霸王別姬’,離現在已太多年了,問題是這次陳凱歌的‘梅蘭芳’,這麼好的題材,沒能引起應有的轟動,實在可惜!好在章子怡不負眾望,表現了精湛的演技,為影片添色不少。
“其實,許多二線三線的導演,苦於沒有知名度,很難請得起大明星,因此想搞大的機會就很少。這也很正常,有人幫你是你的幸運,沒人幫你是公正的命運。像高希希能叫黃曉明把‘上海灘’的許文強演到這個程度,很勇敢;吳宇森拚出了‘赤壁’,向世人證明了自己在槍戰片以外的導演功底;而趙寶剛,簡直就是製造明星的加工廠,陸毅孫儷袁立佟大為劉燁於娜……不過,對於娜這個演員,我至今還是特別鍾情。她的模特身材是一般女星望塵莫及的;那雙上挑的媚眼,更是難以尋覓,演技也不差,但她就是上不了一線。這除了運氣,大概就是一個人的命……”
老客人似乎覺得在店裏坐久了不太好,就帶著催促的意思說:“好了,餘老師,在這裏上課是沒有學費的,我們早點走吧!”
“噯!”我叫了一聲,“還沒說章子怡和範冰冰呢?”
餘老師倒是不急著要走的樣子,他呷了口茶道:“這個問題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因為每個人的欣賞眼光不一樣,就我個人的眼光而言,同是一線明星,我追捧章子怡。作為‘謀女郎’,有人說她沒有前輩鞏俐的身體結構與性感氣焰,甚至也沒有後來者董潔的玉潤與端莊;但章子怡在我眼裏,不管是美麗程度還是整體形象,她都是中國式美女的典型之一,尤其是在演技和女人味上,近來似乎又上一個台階了& 8226;& 8226;& 8226;& 8226;& 8226;& 8226;
“她應該是一線明星中排第一的。其他如範冰冰李冰冰周迅趙薇孫儷等,應該是在同一個水準線上,就看誰的炒作能力大小了。”
“好啦!我的老餘先生,”老客人站起來說,“早點回家吧,夜裏做夢你也許會做到跟章子怡或是於娜在海邊浪漫呢!”
我把餘老師和老客人送至門外,說了聲謝謝光臨,歡迎再次光臨!再次光臨的時候談影視藝術,我一定交學費,你們的學費標準可不要定得太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