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看著就好(1 / 2)

宴會結束後,古大夫府裏,青鬆和鄧宇到了書房,關上門來提起皇後今天的反應,她聽到那個名字看到那張禮單,會表現得如此反常,可見當年那個逃兵不一定和許氏有關聯,反而皇後極其可疑,興許大皇子才是孽種。

“接下來要怎麼做?”青鬆態度冷淡,“鄧大人是知道的,皇後不歡迎我入宮,沒有這種重大節慶,我如今進不去。”

鄧宇是知道的,但他思忖道:“你在宮裏,一定還有可以利用的人,給她傳話就好。”

“大公子要她做什麼?”

“不要讓皇帝安生便是,你如今和郭況是真合作還是假合作,她且待觀察,但郭家的野心已是板上釘釘。”鄧宇冷然道,“若非鹽道糧道,各地軍備輸送物資都還要靠他們,東西南北的外交商貿還要靠他們,皇上早就動手了。而他派古奕去開拓平西府,就是想從那裏開始,一步步取代河北官員的勢力。”

青鬆看了看鄧宇,冷靜地說:“鄧大人自己在宮裏,也有無數眼線,又何必讓我去嚐試,若是出了錯,豈不是耽誤您的大事。”

鄧大人幽幽一笑:“示意才要,聲東擊西。”

原來鄧宇,是要拋出青鬆做誘餌,好讓青鬆將郭家的主意吸引過去,而他則要將人送入內宮深處,以備隨時利用。至於郭聖通這件事,可行可不行,失敗了,隻要彼此都緘口不言,不會有大事。郭聖通不會那麼傻,不會去抖落自己見不得人的過去,至少這一刻,鄧宇全相信,郭聖通身上不幹淨。

第二天,吳漢就要帶著雲裳離開京城了,皇帝派了大臣相送,自己沒有露麵。

直到這日傍晚,阿蘭又送來了一個奇怪的消息,她一直派人盯著海棠宮和清涼殿的動靜,今天有一件新鮮事,皇後身邊的蝶兒,在外頭看似不經意地打聽起了大理寺一位叫郭高全的右丞。

“娘娘,奴婢去問了小允子,大理寺右丞如今正空缺,也壓根兒沒有什麼叫郭高全的人。”阿蘭辦事很利落,而小允子那裏,幾乎知曉朝廷所有的事。

古靈初手裏縫製著要給皇帝冬日騎馬用的護膝,漫不經心地抬頭問:“然後呢?”

阿蘭道:“估摸著蝶兒也問到結果了,回去告訴皇後,不知那裏算計什麼。”

靈初心裏一直疑心一件事,想必絕不止她一個人,隻是其他的人都無力來撼動這件事的真假,也不敢碰這個晦氣,弄不好把自己搭進去,得不償失。

“你告訴小允子,是我個人的意思,最好是別驚動皇上,實在瞞不住,就直說請皇上來問我。”靈初輕輕咬下絲線,抖開護膝在自己的腿上比了比,說道,“你讓小允子去查,不論是什麼犄角旮旯,有沒有叫郭高全的這號人物。”

是。”

“再有,清涼殿那裏動靜大了,別隻盯著那一處。”靈塵說道,“哥哥給我的兵書裏,描述著古代戰場上赫赫有名的戰役中,各種神機妙算的戰術,聲東擊西是最常用也最屢試不爽的一種,比起堅固的城池和刀槍鐵騎,人心是最容易動搖也最容易攻陷的,咱們,也不要著了誰的道。”

阿蘭聽得怔怔的,這宮裏家長裏短的事,竟還牽扯上戰術了,小姐那麼多的書看下來,竟沒看成個呆子,反成了女將軍。她欣然笑道:“娘娘放心,小允子有的是本事,他的心又是最向著皇上和您的。”

靈初頷首:“你們辦事,我很放心。”她朝窗外看了眼,夕陽西沉天色漸暗,不知吳漢一走,不知幾時才能回來。

皇帝和吳漢,真的沒事嗎?

這一邊,吳漢帶著吳安已經走出京城很遠了,而跟隨吳漢的部隊也已離開京畿儲軍大營,早早等在路邊。

他給了皇帝二十萬大軍,手頭還剩下十一萬,群雄割據的戰爭結束後,昔日大楚今日大楚,在經曆了幾年的戰火已傷痕累累,本該安養生息注重農業商貿,提升國家財力,可皇帝卻動用趙國國庫大量的黃金,犒賞撫恤將士,以優渥的軍餉繼續征兵,製造武器擴充軍隊,仿佛隨時準備著打仗的氣勢。

“皇上說,我們打了那麼多年內戰,外族早已虎視眈眈垂涎三尺,戰爭一結束,所有人都疲軟消極疏於防範,這種時候,是最容易被攻破的。”顛簸的馬車上,吳漢淡淡地對吳安道,“所以必須立刻加強武力,將刀劍指向國境之外,哪怕隻是聲勢上的震懾,也好過讓外族看到一片疲態的國家。”

吳安聽得心潮澎湃,讚歎道:“皇上好英明。”

清涼殿裏,郭聖通得知大理寺眼下右丞一職正空缺,壓根兒沒有郭高全這號人,她心裏頭更緊張了,那麼禮單從何而來?蝶兒去追究送禮單的太監,都說是收齊了一道送進來,誰還記得最初是那一隻手遞過來的。

其他人送的東西,早已被收了起來,隻有“郭高全”送來的禮物,一直擺在郭聖通的寢殿裏,她死死地盯著它們,像是能看出什麼門道來,可就是把她眼珠子看出血,也想不出到底是誰在威脅她。更是想不到一擊即中,直接戳到她最害怕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