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1 / 2)

【四十六章 兩條項鏈】

“強奸,長期強製**,自我厭棄,厭食。精神分裂征兆。父母有家暴曆史,父親有犯罪史。自卑,長期焦慮,精神緊張。加之身體長期存在營養不良及慢性疾病。”

李曼麗看著謝眺的病例,歎了一口氣。

她是北都最好的心理醫生之一,也是齊衡之的舊友,在從業生涯中,她見過很多離奇的苦難的靈魂,卻仍心疼於謝眺的病情。

謝眺在醫院住了下來。

他出奇不哭不鬧,好像接受了齊衡之對他的安排,卻越發封閉自己,比方說對所有的醫護人員友善,卻畏懼齊衡之,多數時間獨處。

“他是個克製的病人”李曼麗這樣對齊衡之說。

“比如前麵說到的強製**,那他應該對**是恐懼的,這個源頭應該也是社會關係,要幫他擺脫厭食,我會製定方案,定時吃東西,每次吃多少,幫他探索一下在什麼環境下能比較放鬆的吃。而父母造成的問題其實就是人及社會關係問題,可以通過我先跟他建立信任關係,當然要有信任關係才能診斷治療。”

李曼麗說到最後,下了結語:“這是個很有禮貌的孩子,但信任對他來說還有些難”

“也許可以由你來提供某些對於謝眺來說能夠產生信任,舒緩的物品,人也好,作為治療的媒介,可能會給謝眺帶來正向的刺激。”

齊衡之頷首,他在玻璃房外看謝眺,在這個全緩衝的房間裏,粉藍色牆紙播放著歡樂的動畫片,地麵上鋪滿軟墊,家居都是圓角的地上散落了一些畫筆和紙,治療師正在跟他畫畫。

他穿著病服的樣子,消瘦,臉頰深陷,

他已經是這世界上的一座孤島。

齊衡之送來的是兩個項鏈,一個舊一點,普通的金屬材質,一麵是綻放的花朵,一麵是一個“齊”字。一個新一點,是簡單的工筆蝴蝶,背麵是一個“謝”字。

李醫生聽完兩個項鏈的背景之後,也不好做判斷。她看了一眼齊衡之,覺得這不僅僅是給予他的病人信任,也是眼前這位孤島之外的行人,對自己一次殘忍的試驗。

兩個項鏈都被送到了謝眺麵前。

治療室內,隻有謝眺一人窩在角落裏,他先看到齊衡之為他做的“謝”字項鏈,伸手去觸那個漂亮的盒子,臉上的笑容可以稱得上溫暖和慈愛,如同孩童看著他的至寶,卻放不下疏離和禮貌。他的表情像緬懷,淺嚐輒止的甜蜜回憶,隻輕輕舔一口那蜜糖,卻不留戀,轉瞬就將那朵玫瑰關進了盒子。

謝眺看向第二個袋子。打開紙袋後,明顯地手上一停。

他的表情開始露出裂縫,那些防備,自我保護,梳理的克製像地震中紛紛落下的磚石。天地轟塌,巨浪洶湧,而那座孤島也氤氳起沙塵。他的自保化作粉末。環繞以保護主人柔軟的心靈。

但謝眺卻伸出手,似乎連伸出手都是艱難的跋涉。

直到他碰到那個普通甚至簡陋的藍色絨布盒子。打開了露出了躺在裏麵的舊項鏈。

它是很舊了,添上了細紋,添上了酒池肉林中的昏暗靡靡,甚至吊墜的背麵,因為合金材料經過環境的腐蝕,露出了內裏廉價的金屬材料。

它是一個路邊攤級別,隨處可見的項鏈。但謝眺看著它,慢慢地落下了眼淚。

並無征兆,自然而然的淚,在他無波無瀾的麵龐上劃過,他像見到老朋友一般親昵,依賴,雙手將鏈子從盒中取了出來,環在自己的脖上,低頭弄好搭扣,弄了好久好久,卻絲毫不覺厭煩。

然後他站起身,走到玻璃窗前,在倒影上欣賞著自己的模樣。

他雙手捧起那個一麵繁花一麵文字的墜子,在掌心久久觀賞。

久別重逢,遊子歸鄉,迷路的孩子回到了他的樂園,彷徨的遊子回到母親的懷抱,孤島亦無需在風浪中獨自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