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帝王根本不管對方願不願意,說完這句話就讓散朝離去了。
國師顧寂沉,是一個從來不管事的人,他好像不屬於任何一個地方,他可以在當淙元帝時代的國師時就和陌庭楠說,他是九五之尊的相,讓他推了淙元帝的統治,卻不關心後續的情況,不多說一句話。
掌握乾坤的國師大人,是所有人都渴望的存在,他可以了解前塵未來,心情好了給你一個提示,心情不好他就不管你的死活,“局外人”三個字方可以形容他,塵世紛擾,他看著俗世變化,處於紅塵卻又在紅塵之外。
也因為這個,越國、曜國以及淩國,都想把這人收入麾下,為他們所用,這個前提就是把陌國給收複了,才能禮賢下士。
所以陌庭楠的這個聖旨,會有人接嗎?
隻是,當傳旨的人站在國師府門前時,猶豫著要不要敲門,那位國師大人已經拉開門,輕輕柔柔的說了一句:“臣遵旨。”
啊……
傳旨的人一愣,不知道國師為什麼知道他要說什麼而詫異,還被國師的悲天憫人的氣質給吸引住。
國師大人紫衣飛揚,看著神色張揚肆意,臉上的神情卻是看透一切的空靈悲憫。
多矛盾的一個人,如火如冰,如風如雪,讓人敬仰而不敢褻瀆。
待國師大人關上門,傳旨的人才回神,還在不可置信,國師大人答應了?
天啊,真的答應了。
皇上怎麼知道的?
激動,唯一可以形容他此時心情的詞語。
就連國師關門的動作,也沒有讓人覺得不禮貌,反而覺得是自己打擾了對方。
國師大人攝政,這是多稀奇的一件事,他們不禁期待起來。
這世上,能夠和他一樣超凡脫俗的,算上淩昱絕一個,都是淡漠到了極致,說起來,景惜華也是算得上的,無情無義,不算是諷刺,他們的心裏,計掛的除卻權勢名利,當真沒有什麼了,懶得理會紅塵,卻又緊緊的抓住塵世,景惜華這樣的人,比起淩昱絕這些超脫世俗、無欲無求的人,更難了解一些。
若說顧寂沉猜不透誰的心思,也就是景惜華的了,為情為愛,為冷為暖,她都可以有很多選擇,卻偏偏一頭進去,再也不想出來。
還有那位,明知沒有結果卻依舊癡心不負的人……
而陌庭楠是一個矛盾的人,深入塵世,卻也可以脫離俗世,所以他們兩個人,是注定糾葛一生的。
國師顧寂沉的存在,仿佛就是為了說明這個世界無論如何變化,最後去看的時候,一切如夢,改變的隻是一時的景象。
可還是有這麼多人看不透,總要不顧一切的去改變本就不屬於自己的,可正因為是這樣,所以才叫紅塵吧。
霧聚霧散,人去人留,千古定律,不會因為誰改變,也不會因為誰例外,隨波逐流還是超脫世俗,完全是你自己的決定。
所以說,這些事情又有什麼意思呢?
這是看著世俗變換的顧寂沉從來不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