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身份(1 / 2)

1934年的秋季,是個不平凡的季節。在這個秋季,由於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為了保住革命火種,英勇無畏的紅軍開始了史無前例的大規模長距離戰略轉移,史稱“長征”。這是中國革命涅槃重生的一段曆史,驚天動地,如泣如訴,而1934年的秋季,就是這段永垂不朽的革命曆史的起點。

長征路上跌宕起伏的英雄故事,固然吸引了後人眾多的驚歎聲,但是在這二萬五千裏征程的背後,更多的是默默奉獻血與淚的無名英雄。這些無名英雄之中,既有永遠倒在長征路上,已無法知曉其名姓的紅軍戰士們,也有仍然默默紮在敵人心髒裏,永遠生活在黑暗世界之中的紅色特工們。而後者比前者更艱難的,便在於身體與心靈的雙重煎熬。每一位為了革命勝利奉獻了一切的特工英雄,都是一座無字的豐碑。

顯然,他,就是這眾多無名豐碑中,不起眼但巍然挺立的一座。

呂次國,出生於1911年,在他出生之後不久,風雲巨變,武昌起義,前清滅亡,民國初立,中國在一片風雨飄搖之中,誕生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曆史故事。他曾經有一個哥哥,隻可惜由於當年的呂家家徒四壁,在不得已的長途遷徙之中,呂次國的哥哥不慎被落在途中,不知所蹤。時隔這麼多年,想來是不在了。呂次國的父母親斷了尋找其兄長的想法,隻一心一意的培養這個僅存的幼子。呂次國非常爭氣,以優異成績,一路靠著自己的努力考入各種優秀的學校,隨後又憑借這全額獎學金先後在日本和德國留學,精通日語,英語,俄語,德語,法語等多國語言,並憑借其優異的天賦,在回國之後,成為上海灘一顆崛起的新星,僅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就在上海灘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改變了自己和家庭的經濟狀況。而同上海灘的其他老大不同的是,呂次國還有一個更神秘的身份,那就是他是國民黨特務機關在上海的一顆秘密棋子。平日裏的他,出現的時候都是上海灘的老大,但是他卻是國民黨特務機關在上海灘裏安插的一枚神秘的釘子,他的存在,既是為了平衡上海灘各方各派的力量,讓國民黨特務機關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控製上海的各方勢力,更是為了防止共黨在上海力量的壯大,搜集監視共黨,包括日本人在上海的各種暗勢力。可以說,呂次國不單是自己的身份極其特殊複雜,他所從事的工作,所承擔的任務也極其艱巨而重要。在這麼惡劣的環境之中,在如此巨大的壓力之下,呂次國遊刃有餘,得心應手,出色的完成了自己每一個角色應該完成的事情,被看成是年少有成的典型代表。

這一天,是1934年十一月的某一天,依然是深秋季節,上海的氣候已經漸漸轉冷,濕冷的天氣讓整個上海的天地都顯得多了三分的蕭索。正處於革命低穀期的中國,又於無形中增添了幾分淒清,就連上海這種畸形繁榮的地方,在這個清晨,也顯得別樣的冷清。

呂次國便在這一片蕭瑟之中,走走停停地步入了一個不起眼的小酒館之中。

清晨的酒館無疑是最冷清的,更何況還是一個處於街角的不起眼的小酒館。此刻的酒館,放眼望去,隻有一張張空桌子空椅子,竟然看不到一個酒客。

那兒的掌櫃和夥計都頗有些無聊而疲憊的站在櫃台前。夥計還強撐著站在一旁,掌櫃的顯然已經有些撐不住了,搖搖欲墜的身體用手撐在櫃台上,一下一下地打著盹兒,像極了一個舂米用的石杵。

呂次國此刻的腳上蹬著鋥亮的皮鞋,那是昨天才剛剛在街口的小攤子上擦亮的。有節奏的皮鞋踏地的聲音,喚醒了昏昏欲睡的掌櫃的和夥計,兩個人的臉上都顯出了一絲意料之外的驚喜的神色,他們顯然沒有想到,這種時候還會有生意上門來。

掌櫃的立馬轉過頭來,瞪了一眼一旁的夥計。機靈的夥計其實並不需要掌櫃的暗示什麼,早已如同腳下裝了彈簧一般的彈了出去,幾步小跑迎麵而上,一臉職業笑容的問道:

“客官,早啊!您請這邊兒坐坐?”

呂次國的臉上卻沒有什麼變化,隻是淡淡的擺了擺手,隨口說道:

“你們這兒沒包廂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