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祭天(1 / 3)

禦書房裏,康熙正一手撚著一枚棋子、專心坐在棋桌旁獨自研究著圍棋。

康熙忽然“哎呀”了一聲,在一旁服侍的小米忙上前詢問。

康熙隨手將手中的棋子拋回棋盒,便起身一邊走動著,一邊眨著眼說:“不知為何,今天的右眼一直在跳,也不知是凶是吉?”

小米立刻勸道:“皇上想哪去了,肯定是皇上整日忙於朝政,太辛苦了,所以眼睛才會有異常。奴才這就去禦膳房,為皇上端一碗魚翅燕窩粥來,緩解一下皇上的疲勞!”說著,便轉身要走,但卻被康熙攔住。

“不必了,朕是想出宮走走了。”

小米聽到這話後,立刻阻攔道:“恐怕皇上現在出宮不是時候。皇上難道忘了?後天,皇上就要去天壇祭天稠神了。”

一言驚醒夢中人。康熙用右手輕拍著額頭,自悔道:“咳,朕怎麼把這事給忘了,一切都準備的怎麼樣了?”

小米回答說:“回皇上,兆將軍已經去操辦了。”

正在這時,兆遠經通傳進來,向康熙作了個揖。

康熙不禁笑道:“真是說曹操,曹操就到啊!朕和小米剛提起你,你就來了。說吧!祭天的事,辦的怎麼樣了?”

“回皇上,一切已準備妥當,天壇四周已經布置好侍衛。哦,對了,剛才林俊偉還特意提醒臣,多調派一些禦林軍前去,皇上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兆遠回報道。

“朕要這次的祭天大典不得出現絲毫紕漏!”

祭天大典之日,天氣格外晴朗,蔚藍的天空偶有幾朵浮雲飄過。

剛過卯時,大隊的禦林軍就已經駐紮在天壇周圍、各自駐守在自己的位置上。天壇已被禦林軍包圍的水泄不通。

康熙由兆遠和林俊偉兩名武將護佐,走進天壇的大門。此時,全體禦林軍紛紛跪倒在地,向康熙、還有陪同康熙一起前來祭天的太後行禮。

“吾皇上萬歲萬萬歲,太歲千歲”的聲音震耳欲聾。

大臣們排成了兩排行跪拜禮,康熙走在其中,太後等人緊隨其後。莊親王自然也在這群大臣當中,並且站在最前排,與林文昌並列。莊親王此時雖人身在此,可是心卻早已開始計劃謀反一事。

康熙等人走上天壇,來到祭祀台前。祭台上擺有牛、羊、豬各一頭,旁邊放有果酒,點著香燭。

祭祀大典開始,小米宣布完後,全場鴉雀無聲。小米點燃三柱香,遞予康熙。康熙接過香,麵向祭台,虔誠的跪在祭台前的墊子上。

康熙誠心地禱告說:“在我大清入關統治的一百多年裏,國泰民安、風調雨順,與祖先的在天之靈密切相關。我愛新覺羅子孫玄燁在此禱告,希望祖先能繼續保佑我大清,統治穩定;百姓,豐衣足食。保佑我大清朝統治世代續延。”說完,麵向眼前浩瀚的天空,行跪拜禮三次,眾大臣也隨之行跪拜禮三次,並且嘴裏附和著:“保佑我大清朝統治世代續延。”

在祭祀的整個過程中,莊親王按捺住自己的情緒,此時戒備森嚴,不得冒昧行事,繼續等待最佳時機。

身擔護駕之務的林俊偉自始至終都有心注意著莊親王的一舉一動。

祭天大典結束後,康熙首先離開天壇,林俊偉和兆遠的心中,已有半塊石頭落地。

正在康熙離馬車僅幾步之遙時,從天壇的高牆後飛入數百名黑衣刺客,個個手裏都拿著兵器。此時文武百官們慌亂成一團。太後也已驚慌失措直呼護駕,反而康熙就好象早已預料到會有這一幕發生一般,鎮定非常。林俊偉和兆遠紛紛護於康熙身前,禦林軍也開始行動,將康熙和太後層層圍起。

現場的打鬥可謂是驚心動魄,林俊偉也開始默想起來:“真被婉盈說中了!”隨後,林俊偉對兆遠說了一句:“保護好皇上還有太後。”說完,便用輕功‘上陣殺敵’去了。

林俊偉的功夫了得,一拳就可打倒一名刺客。在打鬥空間,林俊偉從身上拿出信號彈,向空中發射出去。

兆遠觀察這些刺客已久,精神高度專注的盯著刺客,對康熙說:“從這些刺客的武功及兵器來看,大多數刺客不是我們中原人。”

康熙肯定地說:“他們是關外西域的葉赫族人!”

“對,從他們用的彎刀來看,是葉赫氏族人的專用兵器。”

康熙雖對來人的身份了如指掌,但卻自始至終不明白:一個小小的葉赫族,怎敢與我大清為敵?除非是有同黨,但是同黨又是何人?莫非真是自己猜測的那位朝中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