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2 / 3)

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中,金銘走過八人抬的花轎,騎上盛裝打扮的大紅馬。

王管家:起---轎,迎---親。

前麵鳴鑼開道,身邊鼓樂相伴,後麵花轎緊隨,旗、傘、扇、屏,羅列其間,長長的迎親隊伍在一陣喜樂聲中離開金家,眾人擠在街道邊爭相觀看。

台兒莊,萬家大院。

大門口張燈結彩,賓客盈門,大紅“禧“字貼在門邊。影壁牆上寫有“孝、悌、忠、信、禮、義、謙、恥”八個大字,“孝”字特大,位於中間,特別醒目。

鎮長萬常有帶著管家親自迎客。身後站著燕、尤、趙三家掌門及眾親友。

“車馬幫幫主劉大車前來賀喜!”大嗓門的劉大車手拿喜帖上前行禮。

萬鎮長接過喜帖: “鄉裏鄉親的,還用上這個,---裏麵請!”

黃巨舟遞上禮單:“恭喜萬鎮長!”

萬鎮長喜出望外:“哎呀,小女出嫁,本不是什麼大事,船幫的黃大掌櫃能親自前來,萬某實感榮幸,榮幸之至!”

黃巨舟十分謙遜:“馬要歸槽,船要靠岸,台兒莊扼運河,跨漕渠,為之咽喉,當南北萬道,商旅所萃,居民饒給,村鎮之大,甲於一邑,俗稱‘天下第一莊’。萬家碼頭又是莊上第一水旱碼頭,我這個小小的船幫掌櫃焉有不懂拜碼頭之理,嗬嗬!”

“呀喲,說話斯文,也是這麼個理,那---我這個不懂斯文的大老粗也來討杯喜酒喝,萬鎮長不會拒人千裏吧,嘿嘿。”萬鎮長剛要謙遜幾句,還沒來及開口,人群後,卻鑽進來一個嘶啞啞聲音。

一個年過四十歲的黑衣漢子大模大樣地直闖上來,一直走到萬鎮長的麵前。

師爺帶著幾名同樣打扮的漢子跟在身後,粗粗的手臂抱在胸前。

“王大寨主?”萬鎮長的眉心不禁微微一跳。

王二棒槌手一拱:“萬鎮長,好久不見!”

身後眾人聳然變色,幾個親友嚇得就往後縮,家丁們更是伸手便按住了腰裏的刀劍――王大寨主這個名字在這裏顯然如雷貫耳,令人聞風色變。

萬鎮長臉上迅速恢複了平靜,笑吟吟地拱手還禮:“嗬,不知王大寨主大駕光臨,有失遠迎,多有怠慢,得罪得罪。”

王二棒槌滿臉冰霜:“啥遠迎不遠迎、怠慢不怠慢的,我王二棒槌不在乎這些虛套,要說得罪嘛,在下倒是對萬鎮長的某些做法頗有微詞!”

萬鎮長一怔:“---做法?”

王二棒槌:“萬鎮長嫁女,本是大喜事,理當招呼親朋好友前來同喜,可你老哥卻一聲不吭不響,連一杯喜酒都不想讓眾人喝,這可與你豪爽仗義的名氣不相符啊。”

萬鎮長眉頭稍微舒展開來:“哦,王大寨主責備萬某原來因為這個,---小女出嫁,僅備了幾桌薄酒劣肴,給家下人應景,之所以沒敢給各路的朋友發請帖,一來財力微薄,唯恐酒不盡興;二來人手不夠,擔心招待不周。”

王二棒槌陰陽怪氣地道:“看起來,我這位不速之客想討一杯喜酒喝,是不能的嘍?!”

萬鎮長:“豈敢豈敢,在這兩省三府大運河流經的水麵上,誰不知道王大寨主的名氣,就是吃了雄心豹子膽也不敢阻止你喝酒吃肉,真神難請,更何況來的都是客嘛,周管家,帶貴客---東院單間請坐!”

“是,老爺!”周管家急忙答應,“王大寨主,請---”

“那我就不客氣了,”王二棒槌說罷,帶著手下跟著周管家大搖大擺滴走去。

燕家掌門:“萬老弟,這夥人不請自來,難免來者不善,還是小心為是!”

萬鎮長吩咐身邊的家丁:“傳令下去,小心伺候!”

家丁答應著下去傳令。

萬鎮長對著眾人:“大家裏麵請坐,喜宴馬上就開,請進!”

燕、尤、趙三家掌門帶頭走進院子。

萬家大院。上房。

“孝、悌、忠、信、禮、義、謙、恥”八個大字做成橫幅懸掛中堂。“孝”字特大,位於中間。

萬鎮長快步進屋,夫人正帶著二女兒和使喚丫頭整理陪嫁物品。

夫人擔憂地:“聽周管家說,外麵來了些不三不四的人?”

萬鎮長安慰道:“一些草莽之人,不必掛懷!”

夫人:“哦,還是小心為是。”

萬鎮長:“陪嫁物品收拾好了嗎?”

夫人看著堆滿了屋子的嫁妝轉憂為喜:“都齊備了,看這些物品多齊整,對得起大翠了吧。”

萬鎮長從抽屜裏拿出鑰匙打開櫃子的鐵鎖,捧出一隻精致的小箱子來:“你不說,我幾乎都忘了。”

隨著箱子被打開,萬鎮長小心翼翼地請出一艘金帆玉船來:“夫人,你看,這船帆金葉做成,船體和桅杆全是藍田玉石打磨而成,鑲了十顆寶石當做船釘,藍潤晶瑩,我把傳家之寶都當做嫁妝,大翠這回該滿意了吧。”

夫人笑眯眯地:“金家可是個闊戶,大翠嫁過去,可別因為陪送少了嫁妝輕,讓婆家看不起!”

萬鎮長把寶物裝回箱子,捧給夫人:“拿過去,小心收拾起來,回來裝箱,做個標誌,可別弄混了!”

“放心吧,他爹!”夫人接過箱子小心捧著放到一邊。

畫外喜慶的嗩呐聲傳來,萬鎮長滿意地坐下來端起水煙袋。

萬家大院 大門口。

三四個十二三歲的半大小子,一邊興奮地喊著“來了!花轎來了!”,一邊向門裏跑去。

幾個小子跑進門裏,“嘭---”的一聲,關上兩扇大門。

金銘帶著迎親隊伍來到門前,不慌不忙地從馬身上下來,身後的花轎也落下來。

嗩呐匠張班主換上大杆號來到大門前,粗細樂和大鑼跟在身後,對著大門吹一通,打一陣。

王管家拿出大把洋糖向圍觀的人群散發,笑嘻嘻地:“開門吧,開門。”

婦女甲故意鬧著笑話:“不開,新姑爺真英俊,看樣子就知道,脾氣一定不好,性格暴躁,要好好憋憋他的性子”(注:把新郎拒之門外,名曰“憋性”)

金銘紅著臉,站在一邊。

嗩呐及鑼鼓對著大門又吹一通,打一陣。

王管家拿出更多的糖塊向圍觀的人群散發,依然笑嘻嘻地講情:“好了,好了吧?開門吧?”

婦女乙:“按規矩,要‘三吹三打’才能進去。”

王管家拿出大把的銅錢,灑向人群,對嗩呐匠:“吹三通!使勁吹,讓裏麵的人都能聽見!看看到底誰心疼!”

嗩呐匠張班主移動手掌,抹一把嘴唇,眯縫著兩眼,長吸一口氣,含住銅哨,鼓起腮幫,一直吹到臉色泛起血色。

“三吹三打”後,大門開了,周管家帶著眾人迎出來。

王管家湊上前去:“哎呀---,老周,你真能沉住氣,三吹三打憋性過啦,該進去了吧?”

周管家笑眯眯地:“請,裏麵請!”

金銘由周管家等人陪著進了院子。

萬家大院 上房。

萬鎮長端著水煙袋坐在八仙桌左邊的椅子上看著夫人帶著丫頭收拾嫁妝,很是滿意。

傭人孫寡婦(30多歲)慌裏慌張地跑進來:“老爺太太,不好了,大小姐不見了!”

萬鎮長驚愕---手裏的水煙袋掉在地上。

夫人木呆---癱坐在椅子上,兩眼發直。

二翠擔心---看看爹,又看看娘。

丫頭們不知所措---停下手裏的活計,低頭看腳,不敢弄出動靜。

萬鎮長踢開地上的水煙袋,有些氣急敗壞:“還不快去找找!”

孫寡婦帶著丫頭急匆匆而去。

周管家根本不知道發生的事情,此時恰好進來:“老爺,新郎到了,我在客廳陪著喝茶,這廂也該給大小姐梳妝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