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究竟怎麼管?這個問題困擾我們多年。我一直倡導中國的企業要靠中國式管理。而推行中國式管理,除了掌握必要的理念外,還要重視管理功夫。
管理功夫,簡單地說,就是管理方麵的功夫。中國功夫一直是很神奇的,但看的人多,會的人少。因為沒有功夫的人,看到別人有一套功夫,通常會有兩種反應:一種是很懷疑,這算什麼功夫,分明是裝神弄鬼,故弄玄虛。另一種是覺得功夫了不起,太神奇了,不過反正我也學不會,管它幹什麼。要麼懷疑,要麼斷定自己學不會,使得很多人一輩子無緣學到中國功夫。
有一位留美學子,在美國專修電子工程,回到中國以後,進入大學教書。無意中他接觸到氣功,起初根本不相信,但是他非常好奇,抱著不妨一試的心理學了起來。誰知道一發而不可收,他越學越著迷,以至於最後把大學裏的職位辭掉,又到美國去,專門教中國氣功。
一個人如果一開始就對新鮮事物持武斷態度,說“這個是假的”,“這是不可能的”,這恐怕是不合適的。我們應該先了解新鮮事物,了解到一定程度,才能下判斷,這樣才不容易出錯。
當然,有人會問,功夫是功夫,功夫跟管理有什麼關係。我們可以說,管理其實就是一種功夫。
有些企業的高層主管常常連續開三四天的會,用來擬訂計劃。這樣做到底對不對?三四天會開完以後,計劃固然是製訂好了,恐怕形勢也已經改變了;形勢一變,製訂好的計劃也泡湯了,根本用不上。我倒是覺得,與其花三四天作計劃而用不上,不如根據直覺更有效。有人驚呼:“光靠直覺還得了?那根本談不上管理。”其實不是,這就是管理功夫。無意識中閃現出來的主意,又行得通,比什麼都了不起。但有的人根本沒有這個直覺。
直覺,就是第六感。我們都很重視五官的感覺,其實我們也都知道五官的感覺不一定對,眼睛會騙人,耳朵會騙人,嘴巴不可靠,鼻子也不靈光……那怎麼辦?隻有依靠第六感,第六感不會騙人。可惜現在很少人使用它,也不太重視它。
我曾問別人:“你睡過上鋪沒有?”他說睡過。“有沒有摔下來過?”他想了一下說有。“有沒有受傷?”他說沒有。“為什麼那麼高摔下來不會受傷呢?”他也覺得奇怪。我說:“你現在試試看,睜著眼睛摔下來,骨頭一定斷。”
人醒著,掉下來的時候會驚慌失措,胡亂掙紮,結果把自己摔得很慘。如果人睡著了,摔下來時,什麼都不做,但是第六感會幫助你擺出一個最佳的姿勢,使你安全著陸。同理,發生車禍後,現場亂七八糟,幸運的是有些人存活了下來,如果你問其中的幸存者:“當時情況怎麼樣?”他通常會說:“我怎麼知道,我睡著了。”
什麼是功夫?當對方拿著刀向我們砍過來的時候,我們不用腦筋去想,也不用眼睛去看,就會本能地躲閃開,這樣才叫做功夫。等到對方揮刀砍過來,我們還要看清楚這把刀是真的還是假的,從哪個方向砍過來,還要想該怎麼躲過去,恐怕已經來不及了。要經過思考,才能出招,這是沒有功夫的表現。有功夫的人怎麼做呢?對方想殺我,他那把刀離我的身體隻有一寸遠,我還能夠躲過去。
在管理上也一樣,以往我們作計劃都講究周詳,認為計劃得越詳細越容易執行;現在不一樣了,變數太多,計劃越詳細就會越離譜。所以我們要製訂一個大概的計劃,把要點寫下來,那些細枝末節,到時候再去填補。計劃的彈性太小,一切都規定得很清楚,就沒有辦法適應真實的環境。如果彈性加大,雖然變數很多,但具體執行時更容易應對。
不過,沒有功夫的人花三四天時間開會來擬訂計劃,這是很正常而且很必要的,絕不可以依照無意識中閃現的主意——那實在太危險了。換句話說,如果沒有管理功夫,那麼你隻好憑數據,隻好憑報表。這樣做常常失掉了時效,事倍功半。而有了功夫以後,就不一定看那些東西,那些隻是作參考的。有功夫的人隻需靈機一動,主意就出來了,既快又輕鬆,但這種輕鬆是靠辛苦磨煉得來的。